文|念伊伊
(009) 老板娘阿珍
义乌是浙江省金华市下面的一个小县级市,其貌不扬,却是中国经济强县之一。之所以强悍,是因为义乌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城,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小商品市场。
杭州、义乌、温州、宁波并列浙江四大区域中心城市,是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在我眼里义乌的街道明显比杭州的窄小许多,建筑物也一般般,除去它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光环外,他其实就像是一个姿色平平的普通女子,绝对比不上杭州这样的绝色佳人。
不过说实话,我还是特别佩服义乌人,他们几乎家家都经商,吃苦耐劳的精神令我这个内陆人肃然起敬。
我时常在街上中看到有60多的老奶奶,坐在寒冷的街头卖茶叶蛋,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也看到过许多70多的老爷爷,早上5点多就起床踩三轮车送货,本该在家安享晚年的他们,还在靠自己劳动赚钱,真是令我这个年轻人汗颜。
如此勤劳的义乌人,能积少成多的勤劳致富也是必然。
因为工作关系,我接触到的义乌本地人,都是特别吃苦耐劳且不敢停下赚钱的步伐。他们有敏锐的商业眼光,胆大心细,赚钱建自己的楼房于他们就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使命。
义乌人特别爱修房子,家家户户都要修几层楼出租,房东大多都住在楼顶,下面的几层全部出租。有的人家里还要修几幢楼房,他们说一年收收房租也能过得很滋润。
义乌人还热衷生儿子。普通家庭生一个小孩是不够的,他们至少生两个,特别是第一胎是女儿的,他们必然会生第二个,甚至第三个小孩,直到生出儿儿才叫停。
我们的房东陈先生,是一位地道的义乌本地人,他做箱包生意,在小商市场有好几家店,家里特别有钱。陈老板对人和气,为人处事低调,根本看不出是位千万富翁。他老婆叫阿珍,是个温柔而娴淑的女子,他们有一个3岁多的女儿。
他们俩夫妻都是特别好相处,我们很快就熟悉起来。我曾问阿珍:“什么你们义乌人这么有钱,还是不停地建房子和生孩子呢?”
阿珍笑着对我说:“我们这里的人都努力挣钱,挣到钱就修自己的房子,如果哪家没有修自己的楼房会被别人笑话,也会被人看低的。浙江人都喜欢儿子,家里生不出儿子也会被人耻笑,所以才会以生儿子为已任啊!”
我一脸茫然,完全搞不懂他们义乌人的逻辑。但修房子和生儿子这两件事,是我看到当地人最具特色之事。
我在义乌的工作很顺利,活不多,但每天都有一些事可以做,钱丰和林总从不对我说一句重话,我们相处得很融洽。
一般早饭大家会在外面的早餐店解决,中餐在楼下的快餐店吃,林总每个月会多给300元的餐费补贴。晚上偶尔林总买海鲜给我们换换胃口。有时我们也自己动手做,时间便一天天随风流逝。
我回过杭州一次,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小莉她们,让她们另找人合租,我会留在义乌工作。而那个辉哥,我们再相见时,早和普通朋友一般,因为我换工作离去,大家的缘份也就只好到此为止。
我回到义乌继续工作生活。
在一个寻常的晚上,我几乎快睡着时,猛听到楼上有重物摔落的巨响声,还不时伴随着激烈的争吵声,接着玻璃摔碎声、夹杂重物摔落声等等,继而还听到女人尖叫哭泣声。足足折腾了许久,才渐渐归于宁静。
第二天中午,我看到阿珍戴着墨镜出门,嘴色有明显的伤迹,我关切地询问她,才知道她老公在外有了相好,争吵时她老公居然动手打她。
据说他们结婚才二年多,阿珍的老公就在外有了情人,就因为她没有生出小孩,还扬言要和阿珍离婚,阿珍打死也不离。
我疑惑不解:“你们不是有个女儿吗?”
阿珍声音低沉地说:“那是抱养的,我一直没有怀上。”
我的心阵阵抽痛,为阿珍悲惨的遭遇,她才不到三十岁,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那天后,他老公更加是无忌惮,晚上经常不回家,回到家要么吵架,要么打她。我在楼下经常听到他们激烈的打骂声,几乎每次都是以阿珍的哭泣声收尾。
每当看到她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我心里又惊又怕恐惧到极点。与其这样活受罪,不如早点离开这个变态又无情的男人。
我问她,为什么不离婚呢?她说自己生不出孩子,再找一个男人也差不多。
没有爱和尊重的婚姻是不道德的,阿珍的婚姻早就名存实亡。这哪里是家,根本就是地狱。
阿珍的事令我感到恐惧,浙江男人原来这么不靠谱,家里钱再多也过得如此悲惨,如此换成是我,我该如何来收拾残局呢?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随着在义乌呆的越久,我越是了解到浙江女人在家没啥地位,男人可以在外面花天酒地,女人却要家带孩子和侍候公婆,男尊女卑早已根植在他们心里,而我只是个寄居在义乌,痛心疾首的旁观者而已。
阿珍的事给我的冲击颇大,从而使我对本地人望而却步,还是老实地打工赚钱,自己养活自己最靠谱。
工作之余,我会在义乌的街头转一转,看到满大街的豪车和三轮车,还有老外特别多,白种人和黑种人都有。他们三三两两走在义乌的街头巷尾,影成一道奇异的风景。
朴实无华的街道,到处都是宝马奔驰,甚至是宾利和法拉利,白人黑人和国人都友好且合和谐地坐落在咖啡厅或餐厅里谈笑风生。如果不是身临其景,我以为在睡梦中。
义乌真是个奇特的现代化城乡结合城市。
到小商品市场闲逛一次后,我更震惊。难怪义乌人这么富有,这里的市场大得让人咋舌,海量的商品看得我眼花缭乱,相同的街道或店铺,令我分不到东西南北,完全迷失在市场里。那种感觉不是看到商品后的惊喜,而是惊吓!
单是玩具一个种类,居然一层楼都是花样繁多的各类玩具,全世界的商人都跑这里来采购也是有道理的,他们的批发价低到难以想象,足已吸引全世界的人们来这里。
市场繁华喧嚣,车多人多商品更多。那些大的企业在市场外做了巨大的广告牌,比如什么宾王扑克,双童吸管等等,都是义乌赫赫有名的龙头企业。
我认识一位做化妆品的杨老板,曾满脸神往地说:“双童吸管一根吸管赚几厘钱,可人家一年下来能挣几千万。”惊得我张开了嘴,足以放下个鸡蛋。
我赞:“你们义乌人赚钱真牛逼啊!”
杨老板继续跟我们几个侃:“还有个做渔线的老板,估计你们会说一根渔线能有多少赚头啊?可人家一根赚一厘,批发到各世界各地,一年赚上千万是正常事。”
我们倒吸了一口冷气,几个人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他还说:“这几年赚钱并不是特别容易,前几年,我们往外地跑,赚钱跟捡似的,特别容易。年底回老家,用麻布口袋装一袋子钱,还舍不得坐卧铺,买张硬坐票,把麻袋往地上一丢,晚上就枕着它睡觉,妥妥地就回了家。”
我们更是听得下巴快掉下来,我质疑道:“你们把这么多钱随身带身边,不怕被人抢吗?怎么不存银行里面?”
杨老板这时摇了摇他胖胖的脸,表情有些落寞无奈地说:"我们义乌人做生意是很精明,可大多数人没啥文化,都比较喜欢现金,感觉带在身边回家特别有面子。那时普通人哪可能赚这么多钱,根本想不到我们会装一麻袋的钱,以为我们只是打工的乡下人。"
其实他说得很实在,义乌人不讲究吃穿,我发现很多有钱的大老板也穿得极其大众化,更有的老板还穿布鞋。走在人群中,还以为是位打工的路人甲。
“那时我们赚钱太多,根本不知道怎么花,我甚至可以把义乌整个香港城都买下来。”杨老板回忆着曾经的辉煌岁月。
这就是个神奇而精明的义乌人,我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以前我并不知道他有多少资产,还以为他只是有个普通的家庭作坊呢!
谁知他还把子女送到国外读书,以后让孩子来继承他的企业。不得不说义乌人,不浙江人,真是我见过最精明的商人。他谦虚地说自己也就一般的小老板,比起别人差很多。
在他眼里,温州人更比他们厉害千百倍。说温州人是东方的犹太人,在我眼里,他们浙江人都相差几无,都是做生意的好手。
他们都吃苦耐劳、做事低调、精明能干、重男轻女、精心培养后代,难怪从古至今,江浙都是中国最繁华富裕之地。他们的理念和思想都是超前的,不但自己努力拼搏,还懂得从小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为自己的家族昌盛做足了功课。
我对浙江人每个地方一种方言的浙江人,至今都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不但为他们的勤劳拼搏,还为他们的家庭传承,在振兴家族的同时也为我们大中华的崛起培养了许许多多不可多得的人才。
来义乌,是我明智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