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想法
给女儿的第1719封信 养父母之智,不让父母变成大坏人

给女儿的第1719封信 养父母之智,不让父母变成大坏人

作者: 用书信书写父亲 | 来源:发表于2024-05-23 10:30 被阅读0次

田园:

宝贝女儿好!

你的关键词:周四集体晨读、高唱每日一歌、家长建议换舞、妈到哔站精挑、沟通成本太高、老师管班不易、同班学生差异、根源显然在此。

哥哥关键词:晚上十点宿舍、楼道电话报错、数四语英各二、外加生物两道、体育课跑畅快、日记还在坚持、周五晚上再见、共听得到历史。

爸爸关键词:步班精英日课、内向冥想睡眠、丹尼尔书锻炼、散步只是休息、午前水上公园、红叶李大繁多、步家身体四练、备餐妮回节时、略读李飞飞传、华人勤奋节俭、傍晚妮步绿道、共听陆游乡村、日课一诗九千、乡村宅院乐多、亲戚家事远播、逼子远离正道、睡读朱子讲记、经典养正人生、六醒忙中听哔、餐后关键词写。

昨天中午,爸爸在步行回家路上,路过水上公园时,发现路边红叶李树上,挂满了又大又红的红叶李后,心情顿时生出很多喜悦。

相信这种喜悦之情,一定是刻在基因里的,和数百万年前,祖先见到果实时的心情,是一样的。

到家后,在等妈妈回家午餐前,爸爸在家做了一遍广播体操、50个仰卧起坐、30个俯卧撑和10个引体向上。

午餐时,听妈妈说,经常会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分享,从爸爸这里听到的世界时事,倍受同学们的欢迎。

餐后,爸爸看了一会《李飞飞自传》。

傍晚下班后,爸爸妈妈回家吃了些香蕉和馍片后,就骑车到绿道散步了。

根据爸爸当天,在《精英日课》里听的科学研究,散步算不上锻炼,只是一种活动,因为散步无法开启身体的超值修复———身体遭受折磨之后的主动加强。

散步中,爸爸妈妈共听了《陆游的乡村世界》,知晓了乡村的发展,和陆游在八百多年前的具体生活。

其中,最令爸爸共鸣的,就是陆游“日课一诗”的做法。

陆游一生,共有9000多首诗留存下来,相当于每天写一首,坚持了将近30年。

反观爸爸自己,至今才连续写了1700多篇日记,还不到9000的五分之一。

不过,爸爸至今,也没有定下要写的目标篇数,也许是5000,等你俩都上了大学之后停笔;也许是10000,凑个吉利数字;也许写到生命最后一刻,算是修身的一部分。

晚上回家后,在听爸爸聊到组织“六一”家长舞蹈时,感觉到的沟通成本太高的问题时,妈妈主动承担了,和舞蹈群各位妈妈沟通的重担。

真是太感谢妈妈了。

真不知道老师们,在面对那么多家长时,又会遇到多少“意料之外”的问题啊。老师们更是不容易。

咱们一定要超级尊敬老师,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帮老师减少麻烦,给老师增添动力。

最近,爸爸听到一件事,很有警示意义。

一位妈妈,在已成年、成家的孩子犯了大错之后,无奈之余,就给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一个个打电话倾诉,让几乎所有的亲戚,都发起了对这个孩子的批评指责。

实际上,这位妈妈,正拉着亲戚们,把孩子围堵在恶念中,把孩子寻找光明的每一扇门,都给堵上了。

我们都听说过,“家丑不可外扬”的道理。

“家丑不可外扬”,其实是一个道理的缩小版应用,就是曾国藩说过的,“扬善于公庭,归过于私室”,也就是说,在公众场合,只表扬别人的长处;至于过错,只能放到私底下,单独讨论。

站到犯错的孩子这边看,一旦得知自己的妈妈,把自己丑事,全都告诉给了每位亲戚后,心里会怎么想,会怎么看待妈妈和亲戚,一定不会感恩吧。

反过来呢,如果这个妈妈,能私下和孩子讨论做错的事,又能在亲戚面前夸孩子的长处,那孩子是不是对自己,还会有一些信心,还会在亲戚面前,表现的更好一点呢?

这位妈妈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在亲戚面前,更加抬不起头,会把孩子推向彻底的“摆烂”状态。

这位妈妈不知道,给孩子保留一丝颜面,让孩子有时间反思改进,才是正确的做法。

试想,我们哪个人,在一辈子当中,还能没有犯过一次错,甚至都会犯很多次错。

犯错之后的我们,内心都会羞愧,都会懊悔。

羞愧和懊悔,就是改进的起点。包容,就是在打开羞愧和懊悔通往改正的大门;而指责,则是在关闭这扇大门。

家长一定要知道,自己是在为孩子开启成长之门,还是在关闭成长之门。

家庭,最大的功能,是教育,教育子女,教育自己;教育,最本质的,就是长善救失,长亲人的“善”,救亲人的“失”。

反过来,我们再讨论一下这个孩子的做法。

对于成年的孩子,应该对父母保持一颗孝心。什么叫孝,就是不让父母操心。

因此,在遇到困难时,做了错事时,要努力独自克服,不能告诉父母。

因为大部分父母,都解决不了孩子的事。把丑事告诉父母,大概率会陷父母于不义之地。

陷父母于不义之地,就是让不明事理的父母,帮忙处理难事,结果让父母变成了大坏人。

比如,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很多年轻夫妇,会把在生活中遇到小纠纷,讲给各自父母。

然后,各自父母又不懂得回避,反而会给小夫妇评理,甚至会给自己的孩子拉偏架,从而引发更多的矛盾,把小问题渲染成了大矛盾,把自己变成了,孩子伴侣眼中的大坏人。

这就是年轻夫妇不懂道理,让父母在错误之境,越走越远,把父母陷于了不义之地。

很多父母,是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的,会专注于一时的得失,会不由分说指导孩子们的生活。

父母通过“指导”,把孩子们的生活越搅越乱,最终就把自己,变成孩子们眼中的大坏人。

自古以来,清官都难以断清家务事,更别说,天底下能有几个,比清官还明事理的父母了。

父母加入小夫妻的评理中,结果就是,越评理,越容易离。理和离是同音字,可以理解为,只要试图评理,就意味着出现了分离。

“理”字是“王”字旁,就是只有“王”才能讲理,什么是王,就是有实力的人。

家,不是讲实力的地方,是讲“爱”的地方,爱的本质,是助力成长。

因此,这位成年的孩子,把自己捅的篓子,告诉父母,让没有能力的父母帮忙处理,不仅是不负责任,还把父母陷于了不义之地。

这个案例中,父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过好自己的生活,别掺和孩子的事,好事送祝福,坏事要远离;孩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让父母操心,多给父母展示自己的幸福,遇到困难要独自克服,做了错事要自己承担,让父母体会到希望和喜悦。

当然,最高级的孝顺,不仅是不让父母操心,还要养父母之智,就是多给父母讲正确的处世之道,让父母远离错误言行。

在结婚之初,爸爸就不停嘱咐妈妈,一定不要把生活中的负面事情,带回娘家,并向妈妈保证,肯定不会让爷爷奶奶,随意指导爸爸妈妈的生活。

这样的红线,帮爸爸妈妈解决了很多问题。

睡前,爸爸读了会《朱子治家格言》。

今早六点,爸爸起床洗漱。

在准备早餐期间,爸爸听完了哔站时事。

餐后,爸爸录读了《朱子治家格言》;记写了信件关键词;做了一遍广播体操,50个俯卧撑,30个俯卧撑,和10个引体向上。

下午,爸爸会到学校,参加班级沟通说明会,你就乘坐杨叔叔的车,先回家吧。

爱你的爸爸!

2024.05.24

相关文章

  • 智慧前沿

    养父母之心 养父母之身 养父母之智 养父母之慧 养父母之志 孝心一开,百善皆开 孝心一开,百慧皆开 孝心一开,百福...

  • 国学之旅第五次

    孝养老人和长辈,侍奉父母: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

  • 孝道的四个层次

    孝养父母有四个层面: “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 所谓“养父母之身”是什么?就是我们《弟...

  • 2020.9.18

    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

  • 《你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养父母志,感父母恩

    我认为,孝敬父母最基础的就是要做到养父母之志。我们都知道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希望儿子成龙,女儿成凤。孔夫子养父母之志...

  • 2月17日弟子规视频分享

    一,孝养父母,要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昔者泰伯 仲雍都是先范也。上医治未病,预防胜于治疗...

  • 部分复讲及力行

    学文: 蔡老师说孝养父母,要从“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这三方面来考虑。今天先说“养父母之身”说起,也...

  • 2017-05-21

    养父母之身,是为下孝也; 养父母之心,是为中孝也; 养父母之志,是为大孝也;

  • 人被尊重,是因为值得尊重,不是因为老

    你不尊重老人,不赡养父母,对老人大吼大叫就是你的不对,但事情的真相经常与表象相反。 坏人如果变老了,却还想寻求尊重...

  • 攀比?

    攀比之风自古就有,今更甚之!儿女多攀比,不养父母!文人写“墙头记”劝之,今天呢?有儿女给父母“安乐死!”有儿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女儿的第1719封信 养父母之智,不让父母变成大坏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jt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