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
“才全”与“全才”

“才全”与“全才”

作者: 清欢悠悠 | 来源:发表于2020-10-08 16:36 被阅读0次

我们夸赞某人时常说:“有才能、有本领”。社会的发展进步,依赖于各行各业有才能之人。有的人集多种才能于一身,被誉为“全才”,而在庄子看来,世间也有“才全”之人。

人在世间的遭遇变化纷繁复杂,都需要应对。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庄子《德充符》
译文:死生存亡,贫穷富贵,贤能与不肖,毁誉臧否,饥渴寒暑,这些都是事物的变化,天命的运行。就如同日夜相继一样,知识也无法测度其起始。

生死、贫富、寒暑等种种对立现象的产生,都来源于世事的变迁,也是每个人无法绕过去的沟沟坎坎。

各种挑战与考验犹如白天之后必定是黑夜一样,是自然也是必然。不管遭遇何种境地,也不管愿意不愿意,该来的总会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切都是难以预测的。

面对人生荣辱沉浮的困扰,即使拥有知识和智慧,也无法一时探明源头和究竟。那么,人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应对处置呢?

时时刻刻的和谐、愉悦、如春,才称得上“才全”。

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谓才全。——庄子《德充符》
译文:因此,了解这一点,就可不足以让它们扰乱本性的谐和,也不致于让它们侵扰人们的心灵。要使心灵平和安适,通畅而不失怡悦,日夜不间断的随物所在的保持着春天般的生机,与外物产生谐和的感应。这就叫做“才全”。

世事多变,人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能做到与万物和谐相处,在庄子看来,就是一种出众的才能。

灵府指心灵,庄子所谓“才”的着眼点在于“心”的安放。

外在世界的不停变化,时常会带来冲击,很可能有人因此改变了自己。有时带来的影响也是震撼的,此时如何自处就很关键。

无论外在发生怎样的变化,都应保持内心的平和。物来顺应,而不是抵抗抵触,顺其自然,安然处之。

能够做到时刻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睦、愉悦、有生气,就可称得上“才全”。

世俗之人心里似乎永远得不到解脱,得不到自在,始终被外在环境障碍,很难达到祥和、安适的境界。

“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心中没有忧愁烦恼诸般闲事打扰,才能最大程度近似于神仙境界吧!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庄子所说的“才”与世俗意义的“才”含义截然不同。

有人可能说,庄子所谓的“才全”之人,可不一定享有功名富贵,这样的“才”又有什么用呢?真的没有用吗?

相关文章

  • “才全”与“全才”

    我们夸赞某人时常说:“有才能、有本领”。社会的发展进步,依赖于各行各业有才能之人。有的人集多种才能于一身,被誉为“...

  • 专才与全才

    任何全才都要一专多全。 所谓技不压身不是样样都要优先学习,不要混淆视听。一定是有一技是别人无法超越的本事。

  • (二)

    了解到这些后,我觉得要想帮助全全成长,只有先帮助全全爸重新振作起来,认识到愚弱的孩子也有教育的可能,全全才有进步的...

  • 只能活个大概

    打小,我们是被当做全才(德智体美劳)培养的,以至于到社会中胆敢以全才(多任务学习)的标准标榜自己,才发现自己平庸不...

  • 全才/专才更适合当今社会竞争?

    全才/专才更适合当今社会竞争? 全才or专才,哪个才更适合当今社会竞争?看到这个辩题,我一时间无法快速地作出结论。...

  • 优化与残化

    优化与残化 知识大转移,任何知识都要学点,过去我们承认人才的方式有两种:全才和专才;全才属于狐狸型的人才多领域...

  • 全才

    听说上级领导要来听课,被听的教师忙的不可开交。 请写字好的写课题,美术老师画画~~ 开讲了,“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

  • 全才

  • 不必要成为一个全才的人

    我认为不必要成为个全才之人。因为,无论在哪一个领域中,若要成为个全才,是要花不少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钻研的。这样,...

  • 我不是全才

    我听说过有些人,能力很好,面面俱到,就是个全才。 我见过的人,都不是全才。有他很优异与厉害的地方,也有其短板。 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才全”与“全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ju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