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鱼苗嘉年华班锦鲤日更500字专题
读《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感悟

读《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感悟

作者: 京伟经纬 | 来源:发表于2020-05-03 22:59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

大概四五年前看过一个电影叫做《中国合伙人》,今天看了俞敏洪写的这本书,这才发现很多的故事情节都是来自他创造新东方的轨迹。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个点。

01产品的品质是最好的宣传

俞敏洪最开始做辅导班没有钱宣传,后来能够做大的原因,也是因为他讲的课非常的有针对性,质量非常高。

一个行业能不能做大,其实取决于你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如果客户来了以后对你产生失望,你的产品不能让人满意,那么即便你花再多的钱最后也是做不起来的。

这其实是一个以最优的服务、最优的产品吸引客户,让客户愿意把新客户介绍过来,使你的获客成本不断降低的过程。

这让我想起了我现在所从事的行业。做出来的产品在行业内外口碑都非常的差。一开始我以为是下游供应商的管理问题。后来,仔细思考过后,也许是环境问题。

虽然创始者的初心是好的。为了能够“得广厦千万间,庇护天下寒士俱欢颜。”

但是这个模式在中国现如今的房地产行业是一个不小的悖论。房价过高,租金水平却跟不上。

02公司创始者要懂所有的技术和细节。

公司在创立初始,最重要的是技术核心。而这个东西一定要掌握在创业者的手里。

不能核心技术只掌握在一个员工的手里,否则就会成为他和你谈判的筹码,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你会受到他的挟持。

俞敏洪这一点做的就很好,他付出了一些损失,赶走了那个要挟他的员工。但是随后他又花钱,复制出了很多个有这个技术的老师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03贵人相助

在新东方一步步做大的过程当中,俞敏洪的几位大学同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正是王强和徐小平两位的加入才使得新东方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任人唯亲这件事情上。王强和徐小平给了俞敏洪很好的建议和改革的推动力。

最终使得俞敏洪痛下决心赶走了在新东方创立初始帮过他很大忙的家人们。

这才使得新东方甩开了家族经营的弊病,转型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

04做一个厚道的人

不管是做人还是开公司都是如此。新东方一开始遭到过北京所有培训学校的挤兑,但是最终俞敏洪用自己的厚道征服了曾经是死对头的竞品公司。

在别人鼎盛的时候,不嘲笑不讽刺。

在别人衰亡的时候,不落井下石。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

创业是个技术活,其实也反映了创业者的为人处事的方式和认知。

相关文章

  • 读《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感悟

    大概四五年前看过一个电影叫做《中国合伙人》,今天看了俞敏洪写的这本书,这才发现很多的故事情节都是来自他创造新东方的...

  •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感悟

    1.不管是创业还是做人,遇到问题都是在所难免的 比较难的一点在于什么呢?就是我们普通人如何去克服困难?能够正视错误...

  • 读《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这是一部企业的创业发展史,是一场管理智慧的摸索与革新,也是一位创业者的成长与反思。 这里没有高深的理论知识,只有新...

  • 读《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作者俞敏洪。 看了这本书才后知后觉,之前有部电影,《中国合伙人》,大概就是俞敏洪发展新东方的故事。 这本书写的通俗...

  • 《我曾走在崩溃边缘》

    1、与其去招募好的老师不如培养自己的老师 最开始知道这种模式是在剽悍江湖,当时很多老师和管理人员都是从社群中筛选出...

  • 《我曾走在崩溃边缘》

    作者俞敏洪,很早就加入书架了,今天考完了。 这是很好的一本书,最近喜欢上人物传记,这本书讲了俞老师的毕业到创业阶段...

  • 共读-《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P1-P73 001 奋斗 读到《励志的象征:冰块教师与蜡烛课堂》时还是很感动的。 天气炎热...

  • 共读-《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P74-P164 前几天看到鱼哥的微信状态:轻飘飘地读了《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20多分钟,就...

  • 共读-《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P165-P221 001 要用就用顶级的、最厉害的人 虽然需要高价才能雇佣到顶级优秀人才,...

  • 读《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有感

    这是第二遍读俞洪敏《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了,看着新东方从0到有,从小到大,从野蛮生长到建立规矩,这一路的跌跌撞撞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ls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