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喜乐拆书】第二十四期写作营
441-红尘修行的鱼儿-《论语新解》第八十天

441-红尘修行的鱼儿-《论语新解》第八十天

作者: 红尘修行的鱼儿 | 来源:发表于2024-12-03 12:06 被阅读0次

今日读: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钱先生解释: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礼必兼双方,又必外敬而内和知敬能和,斯必有让故让者礼之质为国必有上下之分,但能以礼治,则上下各有敬各能和,因亦能相让何有,犹言有何难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不能以礼让为国,则上下不敬不和,其极必出于相争礼岂果为上下相争之工具?如礼何者,犹言把礼怎办?

我觉得这一部分是孔夫子理想化的乌托邦,过于强调礼的作用,到了汉代尊儒思潮,导致孔夫子思想被曲解僵化,到了宋明时期是儒家思想的新发展阶段,形成了新儒教。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二程、朱熹和王阳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末清初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哲学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他们都对儒家思想有所批判和继承。

李贽否定了孔子权威,提出了“童心说”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发展了孟子的“民本”思想;顾炎武则进一步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王夫之更是大胆地提出了“循天下之公,帝王独尊是君臣之道丧失的根源”的主张。

所以,我宁愿认为礼教是孔夫子在乱世里为大家建立的希望和乌托邦,而不是在实际操作。

相关文章

  • 2017年的读书笔记

    第44周 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 第43周 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

  • 红尘修

    红尘有修行, 修行在红尘。 红尘不红尘, 只在修不修。 修行不修行, 不在尘不尘。 离得红尘修, 亦非真得修。 日...

  • 论语D1: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

    学而篇第一·(一)(二) 参考: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

  • 《论语新解》泰伯篇第八

    【原文】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于事斯矣。” 【译文】 ...

  • 《论语新解》

    论语学而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白话 夫子说:父亲在的时候,要看...

  • 论语新解

    论语学而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e)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白...

  • 论语新解

    【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钱穆白话释义 有子说:“与人约...

  • 《论语新解》

    几天前把钱穆先生所著的《论语新解》看了一遍,但却一直没有勇气写下什么读书的心得。毫无疑问,《论语》是人类思...

  • 论语新解

    2022年2月16共学 领读人:缪丹 范家驹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注释】(此处以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为底本...

  • 《论语》新解

    孔子是个了不起的人!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啥意思? 上了这么多年学,图了什么?不就是为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41-红尘修行的鱼儿-《论语新解》第八十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my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