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习惯把最好的脾气留给外人,把最坏的脾气留给家里人。
在家庭中,很容易成为语言暴力的重灾区。 比如,丈夫下班回来,妻子还没有做饭,丈夫就对妻子大声说,“怎么还没做饭,是要饿死我吗?”
本来丈夫只是想表达,上了一天班肚子很饿,他希望回家有饭吃。 但丈夫的表达,很容易让妻子产生误解,认为他的意思是,你在家闲着故意不做饭给他吃。于是互相揣摩对方的心思,可能会引发争吵。
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中,争执很难难以避免。沟通中最大的问题是理解的差异,怎样处理争执,化解差异,每个人的处理方式都不一样。争执之后,怎么才能做到健康沟通交流呢?
今天,我们带来一本书是《非暴力沟通》,教我们如何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来减少人与人之间因为语言的伤害。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本书作者是美国著名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马歇尔.卢森堡。 《非暴力沟通》 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解决冲突的实践之一。
除了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外,非暴力沟通还被广泛运用到世界各地不同层面不同环境中的冲突预防和解决,其中包括世界上饱受战争创伤的地区:尼日利亚、中东、塞尔维亚等。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读这本书吧。书中给我们提供了四个非常实用而有效的方法,分别是: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
第一步:观察代替评判
观察是对看到的事物,只描述现象和结果,不带自己的主观判断做为评判标准。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评判比观察多,人们习惯性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不是站在事物本身考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小时候不写作业,经常被父母说,“你就知道玩,从来没有按时写作业”。虽然这些话,经常被父母挂在嘴边,但每次被这样说,心理多少有些不舒服。
原因就在于,父母用批判的的方式来跟我们沟通,让我们觉得自己的不是个听话的孩子。这种评论,会让孩子觉得内疚或心里不爽,有可能就会做出一些与父母意愿相违背的事情来对抗。
在沟通中,不仅传达的是信息,还有情绪。往往情绪的能量会大于信息的含量,其实在上述表达过程中,稍微调整调整一下,效果就会不一样。把批判性改成观察,更容易接受。
可以这样说,“我发现你从放学回来到现在,玩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你的作业还没有做呢?” 只是稍微转变,就能让人很容易接受,观察只是针对现象,而评判带有攻击性。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第二步:只表达感受,不说看法
只说出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情,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多数人一张口就习惯表达自己的看法。
比如情侣之间的约会,男方经常迟到,女方就说,“你总是迟到,是不是不在乎我,我们的感情不重要了吗”?对方听了肯定会不高兴,心里想,我不在乎我就不来了,你凭什么这样说?
在这种沟通方式是,用自己的感受去让对方觉得内疚,一切因你而起,如果转换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我在这里等的时间有点长,我感到有些不安,希望你以后能按时赴约。
这样对方也容易理解你的感受,知道自己以后要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而不是发表对一个人的看法,就事论事。
罗洛.梅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她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
第三步:表达需要,不提要求
书中,作者的母亲参加一次研讨班,她突然站起来,离开房间。很久之才回来,作者发现她脸色苍白,作者问了妈妈的感受,妈妈说出自己想起一件事情,心里非常难受。
她说,36年来,她一直在生作者父亲的气。她认为父亲从来不在乎她的感受,现在她意识到是自己从没有和父亲说过自己想要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沟通起来太累,是因为我们没有表达出自己的具体需求,永远在揣摩别人的心思,以为自己不说,别人能懂。实际上,对方根本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做什么。 直接说出需求,坦诚自己的真实需要,不是对一个人发表看法。
第四步:只请求,不命令
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求的之后,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请求他人的帮助,才能得到积极的回应呢?
1)提出具体的请求。清楚地告诉对方,希望对方做什么。就像,你要跟孩子说,把玩具收拾好,而不是把房间整理好。孩子知道,你说的把房间收拾好的意思,是让他把玩具收起来。有可能房间不是他一个人弄乱的,他只是玩他的玩具。这个时候,需要告诉他具体的,他该怎么做。
2)明确谈话的目的。之前看到有一篇文章提到,一个刚生完孩子没多久的妈妈,她口渴了就对旁边的丈夫说,“我口渴了,我要喝水”。丈夫直接回她,“口渴就自己喝水啊。”妻子认为,丈夫一点都不体贴她,刚生完孩子,伤口还没有恢复,倒水不方便。而丈夫认为,妻子在命令他,心里十分不舒服,因此两人大大吵架,出月子之后离婚。
妻子把自己的请求,当成命令使唤,一旦对方不能做到,就大发脾气,指桑骂槐的。如果她说,我口渴了,现在身体行动不方便,希望你帮我倒一杯水。明确自己的目的,是要丈夫给自己倒水就行了,对方也很容易能接受这样的请求。
3)及时反馈。有时候,我们表达出来的请求,和对方理解的意思不完全一样。我们就需要做这一步--请求反馈。
为了确保对方能准确地把握我们表达的意思,可以问一句,我的意思明白吗? 避免说话者和听话者因理解的差异而产生争执,同时也表达出对他的尊重和我们的需要。
以上4个步骤,是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沟通方法,希望可帮助我们解决沟通的关系难题。
在沟通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几点:
1)学会用心倾听他人。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在倾听的过程中,避免使用建议、比较、说教、安慰或者辩解等方式,来使对方好受一点。实际上,我们不需要这么做,只要认真听和他一起感受就好了。因为,你不是他,你不能替代他,你能做的就是让他的到一种宣泄。
2)爱护自己。沟通是双向的,除了考虑别人的感受,也懂得保护自己。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深入理解我们的行为动机,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不是为了讨好他人,陷入自我惩罚。
3)表达和接受感激。像对方表达时,说出对我们有帮助的行为,我们的哪些需要得到满足以及需要满足之后的心情。
总结 本书的内容到这,基本上讲完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书中的主要内容:
首先是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暴力沟通和非暴力沟通?他们的本质区别在于沟通表达的差异化。
其次是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来进行交流沟通。主要有四个步骤:用观察代替评判、只表达感受,不说看法、表达需要,不提要求以及只请求不命令。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让人与人之间的的交流沟通,建立在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基础,是一种更健康的沟通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