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特辑谈天说地芳草集
【知青岁月】41、真诚的道歉

【知青岁月】41、真诚的道歉

作者: 秋之牛 | 来源:发表于2022-09-25 09:57 被阅读0次

杀错了别人的鸡,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所以翻遍了插队时的日记,对这件事连一个字都没有留下痕迹。

不记得是那一年的夏天,小山村进入了“双夏”,即夏收夏种的大忙季节。小山村的社员说:“六月搭埠,靠壁穿裤”。意思是说,劳动强度特大,连穿裤子的力气都没有,要靠墙壁支撑。

潮汕大地的水稻栽培,历来以精耕细作闻名。小山村也不例外,就说晚造的水稻吧,单育秧就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育旱秧,把水稻种子先播在旱田里;当秧苗有6、7片叶的时候再移植稻水田里,叫育水秧,是第二阶段;等水田里的秧苗长出新根、新叶的时候,再移植到大田,叫插秧。

今天队长排工:全队社员拔秧,记着带镰刀。

为啥带镰刀?因为夏天的阳光强烈,秧苗的水分蒸发快,所以要把秧苗的叶尾割掉,减弱蒸腾作用。

来到秧苗地一看,几乎全村6个生产队都在拔秧。上午拔,下午继续拔,到了太阳下山的时候,估摸是7、8点钟,有2个生产队收工回家,我们的队长算了算,秧苗不够,还继续。先回去的社员自然会告诉其他生产队的家人:“还在拔秧。”于是,各家各户就赶紧送来点心,大部分是番薯汤,也有少数是送粥的。送点心的社员,顺路也给我们搭话:“你们城里来了客人。”

“什么客人?是那位家长?”

“不是家长,是几位同志。”

是什么同志,社员们也说不清,但队长没批准,我们也不好提前回家。那天晚上的月亮很圆、很亮。她知道我们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毫不吝惜地把清澈明亮温柔的光芒倾洒在小山村的田野上,要不是太累太疲劳的话,小山村的夜晚也很有诗情画意,来几句吟诗作对也是一件惬意之事。

“青年兄,你们也来吃一点吧。”社员们知道我们没人可以送点心,每次都会招呼我们,久而久之,我们的脸皮也就厚了,“喝百家水,吃百家饭”,个中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月光如洗,毫不吝惜地倾泻在田野上,好像给继续拔秧的社员们鼓劲。肚子最饿的时刻扛过了,人最睏的时刻也就扛过了,一阵轻风吹来,人们都感到精神多了。看看天上的月亮,我估摸是夜里12点多钟,队长在数地里的秧苗,“收工吧。”

“Long live!”这句当时还没忘,知青们都在心里高呼。

走在我们前面的是第3生产队的社员,我见几位女社员牵着一位女知青的手,边走边说:“没关系,等会就好,真的,我们有时也会这样的。”

回到知青点才知道,我们一位女知青犯了“夜盲”。这位女知青回城后成了我的妻。后来回城探亲,请教过中医,中医说:“夜盲症主要为脾胃虚弱及命门火衰所致。脾胃虚弱多见于小儿,伴有腹大、面黄肌瘦、头发稀疏、白天视力正常而夜间或光线暗弱处则不能见物等症状。象你们这样的情况,主要是营养不足,劳动强度过大所致,补充一些维生素A就可以的,没大问题。”

当我们这一伙最后进门的时候,县知青办的领导站起来和我们握手,并介绍了地区知青办的几位领导。在那一刻,我非常感激领导们在我们劳动最艰苦的时候,能给我们带来关心。而让我最感动的是他们一再谢绝大队干部要他们先吃饭的建议,也不让大队干部把我们从生产队的第一线提前叫回来,就在知青点的门口等着、等着,一直等到我们全部的知青收工。

我们知青点的住房原来是生产队的牛棚、也有堆放土杂肥的,是我们下乡后重新修修补补的,空间小,不透风,采光条件差,屋后有几个厕所。概括起来:小、暗、臭、蚊子多。所以领导们在门口等着,是一件明智的选择。

既然心存感激,就要好好招待一番。大米,谷垫里有,蔬菜,自留地有,有饭有菜还不够,还有什么?

“鸡。”大家伙不约而同都想到鸡。其实,也不用想,我们的家当就这些。俗话说,斤鸡两鳖。意思是,土鳖1两可吃,而鸡要1斤才可以吃,太小了,肉的水分太多,没吃头。而我们的鸡其实都没有1斤的水平,但顾不了那么多。

“好!”一知青抄起菜刀直奔鸡窝,抓出来的是1只1斤多的公鸡。

“谁家的鸡跑到我们的鸡窝?”

“不管它,杀!”大家伙说。

就在我们煮好鸡汤准备请客的时候,住我们对面的大娘抱着孙子过来找鸡。

“我们家有一只公鸡没回窝,有没有跑到你们这里来?”

“没有。”大家伙坚定的说。

“完了。”大家心里明白,错杀的可能就是大娘家的鸡,当着地区、县知青办领导的面,承认吧,太没面子了。今后还回不回城?

好在大娘听完微微一笑,抱着孙子回家了。

那天晚上的请客,大约2点多钟后结束,领导要回县城,我们明天还要出工。当头碰到枕头时,就已经进入梦乡。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始终没能就这个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有人说,要曝光,有人说,要保密。

再往后,有人参军,有人回城,有人调到县城,有人调到省城,有人到了香港……,始终没有机会让17位知青再作出一个统一的意见,但每个人心里都不好受。

一只1斤多的公鸡,杀完拔毛,去掉不要的东西,光鸡一只有几两肉,20多人,你说一人能吃多少?

后来,我和妻在回忆这事的时候,说的几乎是同一句话,当时每个人可能喝的就是一匙汤。

但问题的问题不是谁吃了肉谁喝了汤,错就是错,不用找理由。

1998年11月21日,在我们上山下乡30年的时候,知青们回小山村看望我们的第二故乡和贫下中农。专门上了大娘家,向她道歉。

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淡淡一笑:“我们都把这事忘了,你们还提它干什么?”

知青们凑上前,说出我们憋了29年的话:“道歉,不需要理由。”

真诚是一个人的本性;善良是一个人的天性。不管遇见任何人,真诚才能走进别人心里;无论碰到任何事,要永远保持善良。美丽的外表也许会打动人,但真诚的内心更能感动人。


道歉.jpg

相关文章

  • 【知青岁月】41、真诚的道歉

    杀错了别人的鸡,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所以翻遍了插队时的日记,对这件事连一个字都没有留下痕迹。 不记得是那一年的夏天,...

  • 真诚道歉

    雨露的确对身边的你疏忽了 每个人一天都在忙忙碌碌的 包括雨露也在为自己事情忙 真的难以安排好时间的顺序 真的希望你...

  • 真诚道歉

    对不起,各位朋友,因为系统问题,今天没办法更新文章,请大谅解,真诚的给大家道歉,明日我会再想办法更新

  • 《真诚道歉》

    casyon5阳颂 打卡 2016.11.24 华工原来的一帮同事来湖南出差,于是邀请到家里来坐坐,这帮哥们还真的...

  • 『 正面管教践行 』之 道歉

    她说:啊~还要道歉呀?!给那个臭小子道歉? 我答:是的,道歉。真诚的,正式的,慎重的道歉。 她说:好吧~我道歉。 ...

  • 知青岁月

    刘奂琛是北京三中67届初中毕业生,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就是“老三届”知青。知青意为知识青年,是一个特定的历史称谓,...

  • 知青岁月

    1958年,314名上海知青从繁华的大上海,满怀祟高理想,憧憬着美好广阔天地,唱着欢快的歌曲,坐着轮船奔向心中向往...

  • 知青岁月

    原创申明:本文参加“423简书故事节”,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 刘奂琛是北京三中67届初中毕业生,他有一个特殊的...

  • 知青岁月

    1、初到

  • 知青岁月

    知青岁月 一段曾发生难以忘却的历史 久远而悠长的知青岁月沉淀 你,一个年轻十五岁的少年 跟谁着队伍上山下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青岁月】41、真诚的道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qz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