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戏

作者: 相公痴 | 来源:发表于2018-06-17 13:18 被阅读5次

茶百戏

by相公痴

原创省拟福建龙滴珠

//

民间斗茶,盛于宋朝。

龙滴珠端了茶盘,婷婷地从屋后走来,恰似足下生了粉莲。茶盘上摆着汤瓶、茶盒、茶碾、白瓶、茶罗、茶匙、茶筅、银毫建盏之属,她身上穿着中长款双襟立领窄袖黑底鹧鸪斑旗袍,挽了低垂的发髻,簪一朵大红的杜鹃花,眼尾浅浅地勾一抹胭脂色,点绛蝴蝶唇。

她轻轻地放下茶盘,动作无声。接着旋开茶盒,捧出一方金布裹成的茶饼,清芬缕缕漫上。她取椎子敲开一小块,慢慢地磕倾进一道茶碾。茶碾分茶槽与碾轴,茶槽细细长长,盛久了茶,自也留香;碾轴似一枚陀螺,中间似圆盘,两头留出长把。碾茶时,只双手拿了两把,像擀面似的,但不急不缓,悠然自得。

少顷碾碎成茶末,倒入茶罗,筛出细细腻腻的茶末。那茶罗也精致,木刻雕琢的,若不说,人却以为是装珠宝的椟。风炉上瓶中水正沸过,先用热水温了盏子,再捻茶匙舀来茶末,倒入盏里。

龙滴珠这才拿起茶筅。那是竹子做的,和羽毛球很像,不过比羽毛球精致多了。她手里轻拿的是筅柄,从筅柄往下散开外穗,如莲如伞;里有内穗,则是从筅柄往下收敛。内穗聚拢出还有泡切。

注少许沸水,拿茶筅指绕腕旋,点茶击拂,调和成膏,碧绿如春叶,这是第一注。

再注则成一线,如昼夜交界,急注急停,这是第二注。

接着慢倾水、巧运筅,轻盈调解,这是第三注。

然后注水轻柔,茶筅击拂舒卷如云,这是第四注。

后琢磨茶意,轻重急缓讲究恰好如意,这是第五注。

见沫饽跃然,汤花咬盏,便渐渐歇了,这是第六注。

最后一次注水,搅乱盏中乾坤,击拂出万千山水风光,宛如泼墨淋漓,茶中苍生起。

息。

“此为茶百戏,请观赏。”

相关文章

  • 《梦华录》中的非遗茶百戏

    文|申辰林 梦华录里面的这场斗茶太精彩,太有趣了,让我们见识了非遗茶百戏。 什么是茶百戏呢?茶百戏,又称分茶。它是...

  • 【关注】 原叶茶水丹青的魅力,一起来体验一下?

    对中国茶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们一定对“茶百戏”这项茶技艺有所耳闻。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等等,是一种能够...

  • 茶百戏

    茶百戏 by相公痴 原创省拟福建龙滴珠 // 民间斗茶,盛于宋朝。 龙滴珠端了茶盘,婷婷地从屋后走来,恰似足下生了...

  • 茶百戏

    茶百戏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是液体表现字画的独特艺术形式,由于茶汤显现纹理丰富自然灵动,同时,在同一茶汤可以变幻图...

  • 见识茶百戏

    今天我们现场观摩了己有千年历史的茶百戏。 茶百艺又称博茶,始于宋朝,是武夷山一带文人茶客考校茶质和技艺的一种游戏。...

  • 点茶与茶百戏

    宋代饮茶时仍用茶饼,但大多已不再像唐代那样直接烹煮茶叶,而是将已经碾细的茶末直接投入茶碗,然后冲入沸水,略加搅拌后...

  • 斗茶

    斗茶内容包括:斗茶品、斗茶令、茶百戏。 斗茶品 斗茶品以茶“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上。一斗汤色,二斗水痕。首...

  • 《梦华录》茶百戏

    这几日人比较慵懒,开了头儿的小说,pages文稿一次次打开又一次次合上。坚持日更是前提,但在坚持日更的路上,我想让...

  • 第三届(2021年)全国二胡培训教师职业技术认证课程圆满落幕

    由教育部电教办、百戏艺术剧院、百戏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百戏中国民族器乐研究院、百戏胡琴艺术研究中心、古月琴坊承办的第...

  • 茶学游记之大师篇

    这次的茶学之旅,安排我们拜见了三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茶百戏传承人章志峰老师; 政和白茶制作传承人杨丰老师;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茶百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rw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