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话题
爱国教育与家国情怀

爱国教育与家国情怀

作者: Mr_Biao的写作园地 | 来源:发表于2021-09-23 22:05 被阅读0次

    今天看到满屏的杨振宁先生100岁生日的新闻,其中以清华大学在公众号发布的杨先生纪念邓稼先的演讲文字最多,其次是,习近平主席委托教育部负责同志看望杨振宁。对于杨先生的事迹,传播最广者大概有三件事:其一,最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实际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在1964年入美国籍),在科学贡献上,可以比肩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物,依然在世的物理学家之中,可说是成就最大的一位;其二,当年建国初期,赴美留学的老一辈学子,很多人回国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研制成功氢弹和原子弹的成绩,而杨振宁先生当初留在了美国,后来也入了美国籍,虽然退休之后,八十岁返回内地,定居清华园,为中国高等教育发挥余热,但流言较多,民间很多人会对比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其三,杨先生八十岁之后与二十八岁翁女士的往年恋,更是受到大众恶意的揣测和窥测。

    杨振宁先生在百岁生日的演讲中的发言,正好是回应了初中课本中杨先生写的一篇人物传记《邓稼先》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提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建国初期的十多年时间,中国制造原子弹是否有得到外国人的帮助。为什么这件事情这么重要?也许只有对军事对一国的兴衰有过亲身经历和大历史意识的人,才会意识到这一事情的重要性,看到背后的重大意义。在两弹制造成功时,绝大部分人,包括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还是婴幼儿时期,更不用说他们的子女一代,八零九零零零后,对这件事情的认知,可能仅停留在历史课本上。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抗战时期,没有体会过一个民族的受人欺压的屈辱历史,所以不能从情感上体会,中国在制造出原子弹后,才算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谈到以上这点,让我想到爱国教育与家国情怀这几个字。爱国教育这件事,各国政府大概都会在常规的教育体系中注入一些本国的历史和爱国的传统培养等。从升国旗一时,到重大节日的文艺汇演,到音乐教材、影视作品,到思想品德课本,到军训等,一连串的培养项目,贯穿青少年成长的始终。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可能更多是受到我们是GCZY接班人,然后解放全世界被压迫奴役的民族,这种世界豪迈的宣言;到了八九十年代,主要是成为SHZY接班人,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国家的共同富裕等努力。不同的年代,国家对年轻一代的寄望不同,需要随着国力和人们生活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前行的目标.......由于当今中国国力的强盛,对现在年轻一代而言,要从感情上体会老一辈人,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人的家国情感,可能会比较困难。

    还有一个问题,也有点引起我的困惑。当我们说到家国情怀时,其实是一种比较崇高的意志和心境。尽管上世纪成长于于抗战时期的人可能更容易触发自然的国家情怀,包括在教科书中也会注入国家民族前途之类的讲义,传扬为国为民的大义,但可能真正能够触发有志青年奋发有为的,或许也只是一小波精英分子。杨振宁先生同辈的那一些留学的高端科研人才,无疑与国家的实力和民族的自信力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杨先生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样的科研人才,更是天然与家国情怀有更实质性的联系。如果一般的文科人才,感受到家国情怀,主要是出于思想理念,那建国初期的物理科研人才,则是可以把“家国情怀”落实到实处的人物。诸此种种,不能不赞叹老一辈科学家的自认的使命与担当。

    当代的爱国教育,在哪里体现?也许是《长津湖》或是《战狼》之类的电影,但除去这些,更高级的家国情怀,应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因为环保、科技、碳中和、互联网、航天科技、火星登月等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如今,在和平年代,除去家国情怀的熏陶和熏染,还应该培养一种有世界性的胸怀的年轻一代,因为现在面临的问题,很多早已超越国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国教育与家国情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ao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