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当妈妈陪你自我成长,科学育儿。
你的孩子是不是经常让你感到心烦、恼怒、着急、愧疚,在你提醒和哄劝后,暂停片刻很快又会恢复成老样子?
你的孩子是不是经常让你感觉受到了挑战、受到了威胁、有一种被击败感,在你给出反馈之后,他要么变本加厉,要么消极对抗?
你的孩子是不是让你感觉到被伤害了、失望、觉得他的行为难以置信,当你心想他怎么能这样对我的时候,孩子还会反击,伤害别人、毁坏东西,出现以牙还牙的行为?
你的孩子是不是让你感觉绝望、无助、无能为力,很多时候你不得不过多的帮助孩子,甚至想过要放弃,但孩子更加退避、消极,甚至对你的行为毫无反应?
孩子们的这些种种表现都被我们称之为不良行为,我们很多家长对孩子们这种所谓的不良行为,要么大动肝火上升到亲子冲突,要么无能为力只能举手投降。今天叮当妈妈就想和大家分享如何换个角度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不良行为是孩子在用一种密码和我们说话,我们要学会透过孩子的行为,看到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
如果你把不良行为看成是“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缺乏技能的行为”“爬行动物脑操控的行为”或者“发展适应性行为”,你对不良行为是否就有了不同的认识?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并非不良行为,许多家长对人类行为以及儿童发展了解不够,就把与孩子年龄相称的行为当成了不良行为。
著名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过“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这种信心的丧失来自于其失望的信念,以及没有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当孩子们丧失信心时,他们会为自己选择4个不恰当或者错误的目的。之所以称之为错误目的是因为这些目的建立在该怎样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观念上。
1、寻求过度关注,孩子产生的错误观念是: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利,孩子产生的错误观念是: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者至少不能有你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孩子产生的错误观念是: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孩子产生的错误观念是:既然不能有所归属,那我就放弃。
通常情况下,孩子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观念,如果你问孩子为什么要做出不良行为,他们都会说不知道或者会给出其他的一些借口。
最令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理解孩子错误的行为目的,能帮助家长们记住孩子是在通过不良行为告诉我们:我只是想有所归属。他同样也能帮助家长们了解,怎样以一种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同时教给孩子人生技能。我们一定要记住的是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的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以上4种不良行为的表现,欢迎留言给叮当妈妈,让我们一起帮助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