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精华国学红林社国学文化经典
红林悟道《韩非子-守道》 第十二章 依法

红林悟道《韩非子-守道》 第十二章 依法

作者: 红林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7-13 08:52 被阅读0次

红林悟道《韩非子-守道》 第十二章 依法

红林悟道《韩非子-守道》上一节韩非子主要讲了国家为什么要立法与法治的本质。当人类社会发展到族群时代,社会关系与生产关系逐渐明确后,单凭族群领袖自身的力量已经无法管理族群与社会事物,这时必须要有一个凌驾于族群且力量强大的东西来规范与管理族群,圣贤从天地的运行中悟到了“道”,又从“道”的特性中创造了“礼”,再将的“礼”的特质强化升华为“法”,让“法”成为规范与管理社会和国家的依据。

上一章韩非子举了虎柙之例,说明没有国家律法作为保障,再强悍的勇士也制服不了猛虎,再贤明的君主也禁止不了奸邪。韩非子认为立法能够实现“怯弱能服虎,庸主能止盗,众人不相谩”的社会管理效果。法是刚性的,如果实行依法治国就能避免或是弥补人自身的脆弱,如果执法严格就是再怯弱的人也能制服猛虎。“怯弱能服虎”这一点很像美国的立国之本,美国国民持枪合法是宪法赋予的权力,本质是为了保护民权反抗暴政的。民众依法持枪就能实现“怯弱能服虎”的权力,否则如何实现。当然,社会制度不一样,文化也不一样,美国的立国者只考虑到了统治者的阴暗面却没有考虑到普通民众也有阴暗面,人性都是一样的。民众持枪也有不好一面,过高的枪击案就是证明。

韩非子在讲立法时,不仅考虑到了社会因素,也考虑到了人性因素。他认为“不恃比干之死节,不幸乱臣之无诈也,恃怯之所能服,握庸主之所易守。”意思是:不要只依靠比干那样的誓死效忠,也不要幻想乱臣会不行欺诈,而要依靠能使怯懦的人制服老虎的笼子,把握住能使庸君容易保住政权的法令。自然是残酷的,社会是现实的,人在自然与社会面前显得无比的渺小与无力,圣贤的思想一直在支撑着我们努力向前,不断拼搏,这是我们人性阳光的一面,但不是人人都是这样,总有一些人在人性阴暗面的驱使下做恶,这就需要虎柙与律法。韩非子的这一论述,既批驳了性善论,也告诉那些指望人性的善良或是自觉的良心发现来治国的君主不要想了,根本就办不到,治国还是要依靠国家律法。

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思想层出不穷,但只有法家的思想成为现代国家治国的主流思想。依法治国的思想超越了意识形态与国家制度,正好证明了法家的伟大与中华文明的力量。现代国家都在依法治国,只是采取的形式不同罢了,实质是一样的。韩非子结合他所在的时代认为“当今之世,为人主忠计,为天下结德者,利莫长于此。”意思是:处在现在这个时代,为君主尽忠思虑,为天下造福的法宝,再没有比立法更符合长远利益了。还能说什么呢,只有立法才能确保君臣民众的长远利益。道法自然,自然永存,道法永在。自然是道的表现,“忠计结德”是法的表现,如果法永存,“为人主忠计,为天下结德”自然会永在。所以韩非子说“利莫长于此”,还有什么比立法还能符合君主长远利益的呢!

【不恃比干之死节,不幸乱臣之无诈也;恃怯之所能服,握庸主之所易守。当今之世,为人主忠计,为天下结德者,利莫长于此。】

读完这一节,不知如何总结,以“利”诱之难道是上至圣贤下至“大师”的终极手段吗?对人性欲望的利用难道不是魔鬼的专利吗?“利莫长于此”人啊,你往哪里去?难道圣贤上帝指引的道路还不够好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林悟道《韩非子-守道》 第十二章 依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wo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