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觉察D87🤩🤩🤩当下的觉察,替代未来的版本,大家好,我是兰兰,这是我每日日更觉察第87篇;
12月份连着外出3个周末没有陪荞,在面对身为母亲没能更多的时间“陪娃”这个过程中是五味杂陈的,由先前的“担心”“愧疚”的感受慢慢转化成“感恩”“信任”“喜悦”的成长历程;
都说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随着荞的成长,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越来越有感悟;
分享下,我俩这个周末1天半下来的相处,感谢我的娃又给了我深刻的自我觉察同时我们母女俩在彼此的心田里又印下了爱的痕迹:
今年大部分的时间,都住在婆婆家,周末只要有时间,我都会想回自己家,这个家装着我们一家三口8年满满的回忆;在周末回去前,我特地回去先收拾了下,把荞过往最喜欢的一些玩意儿拿出来擦干净摆在显眼的地方,我希望她能在过往的一些回忆中去感受和享受自己的生命;
比如:她学了2年的小提琴,在2年级下学期因为进行一些课外兴趣的筛选时正式放弃,这个周末当我看到她和小提琴的场景引发了一些感触,跟大家分享:
当看到她打开琴盒、拿起琴和弓再次拉起熟悉的曲子的感觉,就像是跟一位久违的老朋友在娓娓互诉衷肠似的,我借故走开,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她自己去感受和品味属于她的回忆;
![](https://img.haomeiwen.com/i7284005/d4f6e5aa85f4cf2c.jpg)
此时我眼前浮现了,在学小提琴的那2年时光里:我们一起风雨无阻地坚持去机构学习,在她学习遇到瓶颈期的时候,我也曾威逼力诱过、苦口婆心过、撕吼过,甚至在她学琴的机构也报了成人班的柳琴,想通过榜样和陪伴的力量来支持她,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最后她自己还是选择了放弃;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面对一些兴趣爱好及学业上的选择和坚持这方面的事情上,我也一直在自我疏导和学习,我经常问自己:我要她选择和坚持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看到有些父母,不惜一切代价,难怕是对孩子的身体、心理造成伤害,还要她去坚持,我也疑惑了,在教育这条路上,我时而胆战心惊、时而欣喜若狂、我总担心因为自己的无知、而错失她的成长;
昨天刚跟她一起听了樊老师讲的《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及《莫扎特》,在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这本书,她说她羡慕以色列:读完高中后去当兵后,可以拿到一笔钱,然后去环游世界再去读大学,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才能知道,自己更喜欢什么?
当听完莫扎特,我很深的感受是:莫扎特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可能我们会很羡慕莫扎特的爸爸,怎么能生出这样一位“神童?”我们说不定也会有压力:怎么才能把我的孩子培养成这样,是不是像他爸爸一样辞职?是不是也需要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看到榜样的时候,我们除了羡慕、焦虑之外,我们是否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去看到—莫扎特的爸爸和他的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很好的,莫扎特心里是充满爱的,要不怎么写出 那么多传世的名曲,开启音乐史上的喜乐;
仔细想想,如果我们为了孩子拉琴弹琴,牺牲了我们和孩子的关系,这个心灵上的创伤是难以弥补的。
这个点给了我很大的反思:在看着好多优秀孩子的展现,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们的父母有多么爱他,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的。当我看到荞重新再对她的小提琴喜欢的时候,我以上的觉察,也是在对自己在孩子教育方面上有很多执念的放下;
我要不断地警醒自己:养育的路上,什么才是我始终坚持的方向和不离的初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7284005/cc5c2ef7c7098f42.jpg)
如果我希望荞通过音乐来丰富她的人生,不定她自己要能拉能跳能唱,有兴趣固然不错,如果没有你她也可借由别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美好,我可以和她一起去听音乐会、歌剧等等方式一样可以领略音乐的美;感觉好的时候才能做得好,给到孩子和善坚定的态度,做一个智慧的父母,我们和孩子都值得拥有更加自在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