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已是下午16:00多了,在厂部的生产科里,几个车间的"专办"正在按厂办要求,紧锣密鼓地完善着报送"生产目标"的任务。
厂里有十个车间。我在我们二车间郭主任的领导下,刚刚把几大页的报表,完整准确地誊写了一遍,又央求厂办生产科长,在电脑上修正了六处之多的纠错。而一、三车间的报表,还是一盆儿糨糊,总也理不成“行儿",那个急人劲儿甭提了!
科长说:"一会儿,统报好后,还要各车间主任带上报表一应手续,去城里的县经贸委生产股验收报批"。
这"等待"的黄金时段,我到隔壁厂办的三姐那里,翻阅报纸。就被这《河南日报》2022-09-01第7版面的《中原风》吸引了目光。……(一笔带过,请听正题)

今天上午,闲暇无事,就在家里,把这份报纸,左看右觑,竟让我给看出"花儿"来了:
《中原风》副刊,右上角显著位置,标示有投稿邮箱,什么什么"艾他"点163点炕,责任编辑是张冬云女士。
这下齐备了。据说只要在省报上发表若干篇文字,就具备了进入"作家联谊会"的硬指标资格。我就想着,好好研读研读这份报纸副刊的文字,兴许,咱就揣度到了编辑的喜好;咱梦寐以求的"文字上报刊"之爱,也许就"花落有望"了?这可是自己的"文字之爱"的初心啊!也就像看到了"初恋"一样丨
先研判《秋曰情绪和关怀》(陈峻峰),见文中写的,就是有特色。
说大别山的树木和丛林,"像点点的火,像留给我们写有赠言的信笺或便条,像谁丢失的手帕……"
写自己的书房,"满架满桌的书。其中的一本,很久都没用手抚摸过它了。那么嗅一嗅,还能闻到多少昔日的鲜美和芬芳。"
写年迈的老祖母,"像廊檐的隐喻,像随时推移越发浓重和巨大的阴影,像秋日傍晚新落的树叶,我们不曾看见它从枝头到达地面落寞的过程。"
我一字一句的数过,《秋日情绪和关怀》每行19字,每块24行,共4个"豆腐块",计约1920字吧?我知道了编辑要求的稿件字数了。
再看巜少年骑车欲远行》(王道刚),写父亲看新车,"攒一把椅子坐在自行车旁,抽着旱烟,眯缝着眼,像端详着圣物般看着它,而后,轻轻地从嘴里吐出一个烟圈"。
自己看新车,"它的崭新有种夏日冰块的凉。"
写父亲骑上新车,"大声鸣响清脆的铃铛,仿佛铃声一响,空气就被震开一条大道。"
同样的,《少年骑车欲远行》,每行19字,76行,计约1540字。
心闲事,我又研读了小诗《初秋》(海盈),见这小诗分明是回车、分行,还分了4小节;
一、二节还押韵:浪→朗→黄;三、四节押韵:雨→置→市……读来音调悠扬旋美。
我分明看到,其实责编骨子深处,也是个诗人!不信的话,你再读一下上刊作者和他们的作品:
郭志刚
陈峻峰
从中州到钱塘
秋日情绪和关怀
王道刚
海盈
初秋(里)
少年骑车欲远行
(2022-09-12,记于南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