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位健身的朋友扯淡。
她很骄傲得告诉我她男朋友臂围40cm。额,我就呵呵了,在我们队里估计是个人上去都能一拳搂死他。
当然这么比确实不公道。
我建议她除了力量训练,可以练点其他的,提升一下肌肉品质。这样更加全面。
显然我被怼了回来。
在健身房里确实有两个互相鄙视的群体,练跑步的,练力量的。说力量的像牛蛙,说跑步的掉肌肉,像猴子。
究其原因,我觉得一是资源不足。硬件软件都不足。大家只能把有限的经历和时间进行二选一,力量或者跑步。更多就顾及不到了。
这有个问题,如果在各种条件都充裕的情况下,该怎么练习。
我觉得在俱乐部里我找到了答案。首先大量的休息恢复。大量的准备活动,拉伸,放松。
力量,爆发力,耐力,中速耐力,技巧,基本功,硬度,柔韧性,极限强度。。。。
甚至,还有调节心情的娱乐活动。
平常人哪里可能做全面。
第二
普遍畏难,只选自己舒服的项目。
很多项目是自己的弱项,训练起来很痛苦。失败感拉满。比如说冲400,心跳直接上200,没有鞭策实在坚持不了。
心肺功能不行的人跑长跑,那是真的跑的难受。
柔韧性的压腿,也疼到怀疑人生。
技巧更别说了,要一次次练习,还未必看得到进步。
所以,一个意志力没有那么坚强的人。去选择不那么痛苦的项目,是很自然的。
瘦的去跑步,胖的练力量,往往如此。
问题出在,明明是出于无奈或者是出于自身的舒适,做出的选择。就不要在试图证明其有更大的合理性。
有bb的时间,不如咬牙去挑战自己的弱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