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课堂
老师,你也压力山大,身心俱疲吗?

老师,你也压力山大,身心俱疲吗?

作者: 智能观 | 来源:发表于2019-01-19 09:31 被阅读2次


教育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解除苦恼,获得生活的智慧、掌握工作的技能,并能在社会生活中猎取幸福。

在过去的很多教育中,孩子们的天真和活力,在十几二十年的学习压力中渐渐消弭;老师们承受重担,送走一批又一批学子后,也日渐交瘁。师生们都在受益的同时相互磨损锐气,虽各有所得,也深受创伤。

所以,打造有益于老师,也有益于学生的“能够获取沉静力量”的环境,是教育先锋应该去探讨和领导的课题。

2018年,瑜伽和冥想在美国的教育工作者群体中广泛流行。

金伯利·罗斯(Kimberley Rose)是美国旧金山南部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一、二年级的老师。每天面临的强大压力、高强度的工作让她不堪重负,她经常感觉自己“快被淹没了”。她明白,除非学会如何应对压力,否则她无法继续做一名特殊教育老师。

去年秋天,罗斯和另外83名教育工作者一起,利用周末,在一个面向教育工作者的200小时健康和瑜伽教师认证项目中,学习呼吸技巧。这个项目名为Breathe For Change,学习者一起学习瑜伽和冥想技巧,还学习哲学、解剖学和社会情感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次学习,罗斯不仅改善了自己的健康,而且她还可以跟学生分享一些技能。结果,她看到学生因此在情感和学业上都得到了转变。

蒙特里湾特许学校二年级的老师戴西雷·蔡(Desiree Choy),也面临同样的情况,她在长达八年的教学生涯中渐渐筋疲力尽。她说:这种倦怠是压力造成的——繁重的工作、没完没了的待办事项。她说,在身心俱疲之际,她正试图谋求教师行业之外的出路。当她接触到Breathe For Change时,她决定申请参加。(她对社会情感类课程都特别感兴趣,认为这种项目可以帮助她管理个人的职业生活。)

罗斯和戴西雷·蔡并不是唯一感到不知所措的老师。根据美国国家政策和宣传组织“卓越教育联盟”2014年的一份报告,每年大约有50万美国教师准备离开或已彻底离开这个职业。

Breathe For Change项目的创始人南金(Nankin),于2012年在威斯康星州攻读课程和教学博士学位,2015年创立该项目。这个项目,让老师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瑜伽。他们还学习更用心的沟通、包容和合作的方法。“我们认为,Breathe For Change是对教育者的社会情感培训,”南金(Nankin)说,“通过瑜伽、冥想、正念,以及各种有效的交流方式的练习,老师们将更有能力向孩子们进行教学。”

戴西雷·蔡(Desiree Choy)说,她很高兴在课堂上分享她学到的东西。她说,她的学生正用非暴力的方式交流——练习瑜伽、冥想和正念。她还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更加包容。戴西雷·蔡(Desiree Choy)希望其他同事也能获得自我调节能力,她在研讨会上向同事分享学到的知识,并呼吁学校拨出部分年度专业发展基金来关注教师的健康。

特殊教育老师罗斯发现,她在Breathe For Change的训练中学到的呼吸技巧是有效的。她了解到呼吸具备强大的能力,能帮助人们恢复平静。

孩子们练习呼气时,可以集中注意力,同时也教他们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老实说,当初这样做的时候,我没想到会有用。”罗斯在谈到她在班级中介绍呼吸练习时说,“这些孩子时常扔椅子、相互撕扯头发之类的。我从没想过我能用呼吸法让他们平静下来。”

我们知道,通过瑜伽、冥想、正念等方式,产生的沉静,具有无限潜力。

如果在课堂上,花十分、二十分钟的时间引导孩子们沉静下来,进行冥想。当听觉、视觉等知觉降低运作,不再接收外界刺激、转入沉静之后,机体会进入思维无法知觉的自我调节中。这种自我调节会对我们不易察觉的思维偏差、逻辑漏洞,及焦虑情绪自行补正,并对未被重视的关键信息进行加强和重整,获取正念的力量。

在冥想时,你的大脑处于沉静状态,它便不再调动气血来指挥肢体的活动。当身体不受脑神经支配的时候,肢体、肌肉和组织的本能就会复苏,气血会回到它原本的运行方式——也就是“归元”。

这种原本的运行方式,能缓解我们日常活动造成的磨损。比如,过度用眼造成的视觉疲劳,过度思考和焦虑造成的心脏负荷,劳心劳力造成的气血衰减,长久站立或劳动造成的筋骨损伤,等等。

无论是流行不衰的瑜伽、盛行不减的太极,还是颇受追逐的禅静,都贯穿着一个基本概念——沉静。所以,除了Breathe For Change中涉及的禅静类冥想,让身心沉静下来的方式还有很多。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在不同的场地,用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二十分钟或一个小时来“关照”自身。

在面临复杂情绪、复杂事件的梳理,或需要拉开思维幅度的时候,笔者往往会有意识地让自己沉静下来,在短短的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沉静中,我会获得这个身体和大脑最诚实的反思运动,帮助我获得新的力量,突破困局。


每一次沉静,都是一场身心的革命,它能让人获得新的力量,重获感知事物的敏锐度。掌握几个基本技能,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用恰当的方式获得个体内部的反观自照,将自己沉静下来。

在教育工作中,不妨这样去突破:

首先思考一下,为什么早操、课间操会成为我们一代又一代学子的记忆,在教学系统中长盛不衰,扎根如此之久。其根本原因,就是它对学生学习的调节,以及对学生健康的支持作用最为基本,最不可或缺。

将沉静技能融入教学活动,成为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和午睡这类活动的一种补充,每日必行,占用时间不多,日久效深。

但它的实现,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的前提:

首先,基础理论的科学性,方法的实用性,需要专门的团队,进行深入的研究、推论和测试。

其次,要获取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个体的全面认可和支持。在这里,尤其不能忽视的是老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的感受和反馈。这样才不致本末倒置。

最后,要注意配合一个良好的监督、管理体系。无论团体还是个人,一旦介入教育,就应深感肩负的责任。项目设计者需要重视执行程度的监督系统,让师生充分享受它的过程。只有这样,好的教育理念才能发挥价值。

沉静,是一种智慧的修行,能发展出内心的力量,有助于人们对抗不良情绪、管理健康、缓解或消除压力。获得沉静的力量,会是一个人毕生的财富。

更多干货文章,请关注智能观的公众号:zhinengguanym,里面很多方法论、干货与前沿思想等文章。在对话框回复:编码书,获取儿童编码相关书籍。有关前沿教育的问题,也欢迎与我们交流。

—完—

亲爱的朋友:

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大时,你怎么办?

不妨试试文中提到的冥想、瑜伽等方式。

压力之下,人的头脑会局限,思维会偏颇,进而容易焦虑。

而教育工作者如果每天带着焦虑工作,产生的蝴蝶效应难以想象。

但老师不是圣人,我们只有通过一些方式方法,帮助自己调节到最佳状态。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安!

智能观 灵米

2019年1月19 于北京中关村

相关文章

  • 老师,你也压力山大,身心俱疲吗?

    一 教育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解除苦恼,获得生活的智慧、掌握工作的技能,并能在社会生活中猎取幸福。 在过去的很多教育...

  • 跟上时代的脚步

    一 累吗? 你是不是有点身心俱疲? 是不是觉得压力山大? 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啊? 因为工作不好,没有干爹,没钱,还是...

  • 【谈写作牛人堂】/让写作成为宣泄情绪的出口

    你有过忙忙碌碌,生活和工作混在一起,压力山大的时候吗? 你有过沉浸在深深的沮丧中,感觉身心俱疲的时候吗? 你有过不...

  • 回归年轻的生命状态,重塑青春活力

    你年轻吗?很多人会说我已经老了,心老了❤️。很多人也会问,你压力大吗?你会说压力山大,每天我们都会遇见很多这样的事...

  • 孩子也压力山大

    现在孩子的压力也真是大啊!昨天晚上一向坚强,适应能力很强的孩子打电话哭着说,作业太多了,做都做不完,压力太大了,想...

  • 又请假

    今天作业太多了,又被老师骂了。压力山大。

  • 和压力做朋友,每个人都值得一看(视频超1000万次播放)

    你去年压力大吗?相信你一定听到无数人在朋友圈或亲口向你抱怨他们压力山大,或许,你自己经常遇到压力,比如繁重的工作,...

  • 高考的时候,你压力山大吗?

    到一年一度的高考日了,回想多年前的高三备考已是记忆模糊了,倒不是由于时间间隔太久,而是因为那段岁月晦暗且不愿被反复...

  • 压力山大的八一老师

    压力山大的八一老师 2018/5/17 星期四 晴 我校是典型的农村中学,5.12地震以后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 压力山大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即可关注 最近催更的读者比较多,还有甚者威胁我,说在不更就要取关了,我才500不到粉丝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师,你也压力山大,身心俱疲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fo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