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看莱迪·克洛茨的这本《减法》。选择这本书的初衷是最近工作忙,越忙就感觉越乱,工作一团乱麻似的,彼此纠缠,理也理不清。
但是,本书的“减法思维”倒给了我不少启示。先分享几个书中的问题——
1 做一个决定的时候,你是否经常说:“我应该再多做一些……”而不太喜欢说:“我应该少做一些……”
2 你的东西是不是越来越多?今天的你,是不是比三年前的你更忙碌了?
3 你是否会更多时间来获取信息(通过播客、网站、聊天等),而不是花更多时间提炼已知的信息?
4 在编写新内容上花费的时间是不是比编辑已有内容的时间更多呢?
5 你启动的组织、计划和活动,是不是比放弃或取消的更多?在家庭或工作岗位上,你做得更多的是不是增加新规则,而不是取消规则?
6 你考虑得更多的是不是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而不是消除不劳而获的特权?
作者提出这几个问题,其实就是想让读者从答案中获悉,自己是不是总在不知不觉中做“加法”?
比如问题1、2、3。我们人类天生就是不喜欢损失,我们喜欢获取,越多越好。但是物品多,内耗大,人就会活得越来越疲惫。
物品上的减法我已经形成了习惯。但是选择上的减法,步骤上的减法我却很少想到。其实,有时候连我自己也觉得,我算是一个比较矫情的人。比如,工作午餐要自己加餐,食堂太吵杂了,不想在这里用餐。好像自成一种“优越感”。但其实也没有必要,每天还要自己刷碗,每天5分钟的话,也浪费不少时间。而工作的选择上也是一样,我知道自己有选择,但是没有去选择最简单、最适合我的工作方式。
刚才,我和同事一起下班,下班路上,我们在讨论今后退休的问题。如果一个公司里,大部分总是嚷嚷着,快点让我退休吧!那么就表明,他们一点也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如果这样的员工占了总数的大部分,那么一个由不喜欢自己工作的员工所组成的团体是很恐怖的。
我们今天感到的疲惫,真的只是环境、家庭、工作、身体带给我们的吗?
显然不是。
同事进公司已经20年,因为工作能力强,有冲劲,所以一直被公司重用。但是近年来,由于工作强度大、压力大,所以也开始对工作失去热情,经常能听到她说不想干了。
其实我们的每一个选择叠加起来,形成了我们当下的人生。
每当朋友说,工作很累,老板不好,我就会对他们说,你是有选择的。对老板不满,憎恨厌恶,那就炒掉老板,这么一来,对老板的所有不痛快,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
可以选择,但是不敢选择,那就要“自食恶果”。因为不敢选择,所以只能一直过着不喜欢的生活。
不单单是工作,《减法》作者提倡用更深入的思考、有意识的想到“减法”等技巧,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上做“减法”。
推荐一下《减法》这本书,无论是谁,相信都能从这本书里得到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