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往往是公司的第一位员工,所以他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面貌非常重要。一名好的创业者可以时时启发和鼓舞他人,打造富有战斗力和人文精神的组织,这同样需要同理心。这个组织的格局观要大,要能把人才的生态通过更好的组织方式营造出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这需要让组织成员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同时,创业者的想法能与时俱进也很重要。
这很考验创业者能不能和年轻人打成一片,企业家精神加上21世纪新型组织的打造方式,就是超越雇佣关系的新型合伙关系。
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本质还是在于格局观,在于是不是在心里相信。
全方位的沟通的中心
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中说到:认真研究了美国20世纪50年代大学中开设的课程,发现只有两门课对培养管理者最有帮助:
短片小说写作课与诗歌鉴赏。
小说写作帮助学生培养对人以及人际关系的入微观察,而诗歌则帮助学生用感性的、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去影响他人。
在他看来,真正好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应该对身边的合作伙伴的行为,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有着敏锐且练达的洞察。
所以,同理心不但能调动组织内部的积极性,还能吸引更多的合作资源。在当前的时代下,商业主题需要讲究与各种合作端搭档融合,成为一个产业生态共生体。
许多生产要素无法自我搭建,必须依靠更多世界的资源禀赋,为自己的初始基因寻找表达方式。
同理心正是“全方位沟通的中心”,能串起各种角色,凝心聚力,帮助彼此找到价值观的契合点。
我所看到的很多优秀创业者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他们具有非常开放的精神。在许多伟大的创业者看来,没有一定要做的生意,但是有一定要帮的朋友。
他们始终思考如何能帮助他人。
在这个过程中,或许彼此有不同的诉求,不同的思维习惯,但是同理心可以使得创业者更加务实和温润,不会夜郎自大、固步自封,而是与更多的人创造更好的沟通过程,营造创造共同价值的磁力场。
同理心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它不仅能帮助创业者换位思考,更为关键的是能让创业者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有同理心的人往往节俭朴素,在他们的身上看不到太多照耀的东西;他们始终保持一种在简陋的办公室里也能热枕的投入工作的能力,因为从事的工作让他们感到自豪;他们闷头做事,服务于远大构想和宏伟蓝图,但是同时又在同样的方向不断积累。
任何时候,都不要让处境、金钱、教育背景以及其他东西成为你的负担,让你与现实和他人之间产生隔阂。
平常心让你能更深入的了解身边的人,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叔本华说:人虽然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的。
同理心会带给你一种宽容的力量,对他人和自己的宽容,免于过度气馁或者对他人苛责,这会让你更好的成就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