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几条体制内生存的真相:
一、关系和背景是核心资源
实事求是讲,体制内你有关系和背景,这既是帮助你进入体制内的敲门砖,也是你职场发展的铺路石。
拥有关系和背景的人,首先会被领导注意到,被领导青睐,因为领导也有可能会用到你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关系和背景虽然是核心资源,但是个人工作能力也不容忽视,工作能力不要求你太强,至少要把基本的工作给做好,不能烂泥扶不上墙。
我总爱说一句话:体制内要相信工作能力的重要性,但同时也不要迷信工作能力。
在体制内,如果你一些小事做不好,文件排版错误,错别字连天,办文办会经常出现纰漏,给领导添堵,会让人感觉很无能。
你再有关系,再有背景,领导也不敢用,不放心。
相对于机遇、环境和形势的随机性,关系和背景又有一定的可控性和确定性。也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竞争,有关系有背景的人是可以优先胜出的。
二、体制内大多数人也只是一个“打工者”
很多人都向往体制内的工作,认为进入体制内福利待遇好,特别有权利。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是对体制内工作的误解,具体有没有权利要看职务大小和部门地位。外人对体制内的误解,看看你有没有?
官上还有官,处长上有厅长,厅长上有部长……有的部门权利很大,比如组织部、发改委、交通、公安、市场监管、税务……因为他们有人事任免权和行政执法权,直接管理行政相对人。
但是对于绝大数公务员群体来说,体制内这份工作也只是打工罢了,只不过是高级的“打工者”,为人民服务。
哪怕是国家部委的公务员,不干到司局级干部,根本不算官,在部委处长都没什么话语权。
体制内这份工作对他们来说就是旱涝保收而已,有一点小权利,但是上面还有更大的领导压着。
而且体制内大多数人过得很清贫,收入在当地中等水平,清是因为实在没什么权利可用,贫是工资真的不高。
尤其是在北方的三四线小城市,公务员工资也就3000-4000元左右,但是南方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城市或者一二线大城市,待遇非常好,但是竞争压力也大。
三、领导只会喜欢忠于自己的下属,而不是能力出众的下属
在官场上,忠诚和能力,毫无疑问,领导会喜欢前者,忠诚的下属。
一个忠诚的下属,对于领导来说他有掌控感,有控制欲。尽管,这个下属能力不是太突出,能力这个东西是个很虚的,可以慢慢培养。
但是一个下属是否忠诚则和他个人三观有关,忠诚度可不是慢慢培养就可以培养出来的。
体制内用人永远是任人唯亲,而非任人唯贤。领导就算需要能力强的下属,也会在忠心的下属里面挑选。
《三国演义》中吕布能力很强,武力值很高,但是他不忠心,“三姓家奴”。曹操最后宁愿杀了,也不用他。
四、保洁人员、食堂人员需要尊重吗?特别需要
不少机关单位都有后勤部门,他们主要负责食堂做饭、保洁环卫及单位安保等工作。
而这些保洁和食堂工作人员都是无编制的,聘用关系进来的,或者合同制工,但是他们和单位的一把手或者某个领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于这些人,我们不能看不起他们,一定要尊重人家。
老教授非常反感社会上有有些人,因为自己有几个钱,不尊重服务员,保洁阿姨,保安等,对他们颐指气使,吆五喝六的。
在单位,见到他们,微笑点个头,打声招呼,你笑脸相迎,他们会给你及时的便利。
保安大叔告诉你哪个车位可以停,保洁大妈会特意在你门前多拖几下,食堂大姐会告诉你哪盘面食是剩下的,哪种水果新鲜。
我朋友笑着说,这种实惠,只需你一个笑脸一声招呼就能得到,岂不是非常划算?何况他们有的人都有关系和背景,对于他们是一定要尊重的。
五、不要急于站队
体制内不要太着急站队,不用太在意圈子,也不要太快加进圈子。
当你有实力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有人把你拉进他们的圈子,当你没有价值的时候,即使挤进去了所谓的圈子,也是打杂的,或者说是炮灰!
比如说,你在单位上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圈。体制内同事关系你说复杂也复杂,不复杂也不复杂,只要你和他们不牵扯过多,还能保持一定的距离,那么你们大概率相安无事。
但如果你觉得没混进某个圈子,却想着与领导对着干,那就是鸡蛋碰石头,最后受伤的是自己。
而且圈子里,也是人心叵测。即便是那些你看不上的位置,身后有一堆人争先恐后想上位,他们巴不得你掉坑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