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个孩子不爱阅读,除非是你辜负了他幼小的心灵。
——题记
儿子三岁,顽皮好动,但每晚临睡前坐下来读书讲诗却是我们共同热衷的事情,时日久了,他的口中总能蹦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童言趣语。
一日,我与儿子在路边散步,道路一侧是一块田地,田里的麦苗一入冬便显得萎糜不振。正走着,看到一位农民模样的老汉向田间走去,他便问:“这个爷爷要干什么?”我说:“不知道呀,或许是去拔草吧?”可儿子调皮地歪着头,用童真的小眼望着我:“他是不是去拔苗助长呀?”我扑哧一笑,顺着他的话语说:“他要是拔苗助长,禾苗可要遭秧了。那可怎么办?”“哈哈,不会的!”儿子调皮地笑着跑开了。
还有一次,儿子在摆积木,一层层垒得快有茶几高了,然后指着最高处问我:“这是不是登高处呀?”我很快想起昨天晚上给他读的《九月九曰忆山东兄弟》,其中后两句就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没想到今天他就给用上了。我拿起积木里的小人,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登上积木高峰,认真地对他说:“对于这个小人呀,这确实是高处,可对于王维的兄弟来说,那高处可是万仞高山呀!”一边说,我还一边用手比划着,他望望积木上的小人儿,望望我比划的高处,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有时他甩起一条红丝带,会自豪地说:“看我的宝贝——混天绫!”有时他舞枪弄棒,会摆个造型说“吃俺老孙一棒!”看到哥哥吃饭时饭粒掉在桌上,他会像小大人一样教育哥哥:“老师说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哥哥不能掉饭。”
书籍对人心灵的濡养勿庸质疑,对于孩童来说,经典的浸润同样不可小觑。或许有人会认为孩子们能听懂的只是那些幼稚简单的内容,可事实上,四岁幼儿大脑的重量已达到成人的90%,而六岁以后,大脑的发育则极其缓慢。因此,从学话伊始,家长就用准确而丰富的语言与之交流,那么孩子的口语水平发展必定是迅速的。如果再能加上每日阅读,孩子更会不时给家长带来惊喜。
但有许多年轻的父母,要么以忙为借口,要么是严重的手机控,更有甚者,天真地认为树大自然直,且不知,你们的疏忽辜负了潜能无限的孩子呀!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呈金字塔形发展的,幼年时,父母付出的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则越来越省力。相反,小时候放任自流,孩子越大,则会耗费家长更多的心力。而阅读则是所有事情中最值得付出的,因为爱书的孩子一定是善良的孩子,爱书的孩子一定会越来越聪明。你在孩子小时候为他读过的书,会悄无声息地渗透在他今后成长的每一步路里!
年轻的父母们,请为孩子阅读吧!你的阅读会像沃土,补给幼苗生长的养分;会像甘泉,滋养孩子干渴的心灵;会像阳光,给予孩子生命的活力。请相信,你的阅读会给孩子的人生描绘出最美丽的基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