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结构主义语言学缘起、分派和定义

结构主义语言学缘起、分派和定义

作者: 林一鸣 | 来源:发表于2019-07-14 19:25 被阅读0次

        本篇文章是本人期末作业的第一部分,最近都在忙着这个,所以本次以此为内容。对于非专业人士可能有些困难,毕竟我写的也不清楚,还请见谅。另外,此文摘录比较多,并非原创,特此申明。

         结构主义是现代国外语言学的主要派别之一。这个学派与青年语法学派的语言结构内部统一原则的理论和实践是对立的,因为青年语法学派根据语言结构的部分系统把语言按等级制度分割开来,并把它看作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语言单位和语言单位方面的相互关系的系统不同。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本任务则是不联系历史发生学的方面形式地描写一种语言的结构。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建立在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所讲授并由后人整理出版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所论述的语言理论之上。索绪尔认为,语言的特点并非由音素和意义本身构成的,而是音素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构成的。音素和意义之间所形成的关系的网络,就是体系,也就是语言的结构。也正是这种关系的网络应该成为语言科学独立的并且也是主要的对象。

           从关系概念的提出到成为结构主义理论基石的过程中,特鲁别茨柯依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将关系的概念应用到语音方面,创造了音位学——把语言的音素看作是相关的要素(或者说是关系的要素)的理论。在此之后,大家方才明白,由索绪尔开创关系概念在建立全新的语言学理论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其他语言学家也把音位学的理论推广到语言研究的其他方面。这种以语言结构为自己的对象,而又把语言结构理解为音素和意义之间关系的网络的理论,开始被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

            1929年,布拉格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特鲁别茨柯依出版现代音位学的经典著作《音位学原理》之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布拉格语言学派日益活跃的学术活动,结构主义语言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与支持。1931年,随着哥本哈根语言学会的成立,第二个结构主义语言学工作者的中心——哥本哈根学派得以创立。1933年,布隆菲尔德出版的《语言论》宣告了美国结构主义学派正式诞生。自此,结构主义语言学三个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主义学派(或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派)都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需要强调的是,这三个学派各有特色,他们各自从事研究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不同方面。布拉格学派以音位研究著称,其主要贡献是首次系统地阐明了音位学的任务、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这些观点系统地体现在特鲁别茨柯依的著作《音位学原理》之中。哥本哈根学派主要从事语言结构关系的研究并对这种研究的数学性质有着自己的见解,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纲要》之中系统论述了这一学派的观点。美国结构主义学派是在二十世纪美国的一些学者在对美洲印第安语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虽然学者们对于索绪尔和美国结构主义在理论上的渊源关系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影响等问题上,还有一些争议,但是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美国学派对索绪尔的继承与发展关系是明确的。布隆菲尔德在《语言论》中制定了语言结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成为这个学派的理论指南,而海里斯的《结构语言学的方法》则系统地论述了美国学派的观点,成为了该学派成熟的标志。结构主义的三个学派,不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彼此补充的,他们研究的方面各不相同,但是这些方面合并在一起就成为一个整体。因此传统上,学者们把“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解为以索绪尔语言学思想为源头,以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结构主义学派为主体的一个语言学派别。

    参考文献:

    [1]索绪尔著、裴文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语言学论文选译(第六辑)(结构主义问题讨论专题之一)【M】,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3]熊兵著:《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中国语文》编辑部编,语言学资料【J】,1964年第3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结构主义语言学缘起、分派和定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ui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