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和朋友无意识聊起,我的生活状态。忽然想到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的人生有两张桌子。
当然,这是抛却了酒桌饭桌办公桌的总结。
今天在“挑战7年·谷里读写共同体”中做自我介绍,我写了如下的文案:
欧小丽,70后,小学数学老师
坚持日更千字文1903天,也只会文字的组合;
出版教学专著《分享,为师生成长赋能》,也只会做浅层的课堂研究。
秉承“教育,在我们之上”的教育信仰,
努力做一个温润悠然的人!
未来,我们一起向上!
公众号:天生丽人儿
简书:欧小丽
这是临时构思的,稍显粗浅和生硬。但也就体现我的水平,也仅仅如此而已。
《世说新语·品藻》里有这样一则故事,深得我心。
“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
桓问殷:“卿何如我?”
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祖庆老师这样引申阐释:
我跟我自己相处得最久,我不跟别人比,只想做我自己。
表面上看,这是机智绝伦的回应,实际上长期笃定价值观的一种自然反应。
不与任何人比,我只和自己比,我只想与自己“周旋”。
这样的姿态,很赞。不内耗,不耗人。
自我复盘,我也不是一个内耗的人,可能也不耗人吧。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不好的情绪,我的情绪处理,最悲伤的也就两三天吧。我不愿去纠结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我更看重当下和未来。
至于不耗人,也就是不给他人带来心理负担。我想要的负担,都是甜蜜的负担。
因为我的人生就两张桌子。
我的有哪两张桌子呢?
可能,我用得最多的,就是家里的电脑桌。
电脑桌,当然是用电脑做事的。做得最多的事,除了学校必须要作的事情之外,便是我的日更千字文。
每天写文的时候,是我最富有,最安静,也最冷静的时刻。也许,我的内耗就在我的日更中得到释放。我的日更也是和自己周旋,与他人无关。
在日更中,完成自我建构。每天都有一个情绪出口,通过写作这个通道,我得以通透。
另一张桌子,那就是书桌无疑了。
我的书桌上总是堆满了书,总会同时有几本书都是阅读状态。
同时,一批书还未读完,下一批书又堆放在桌上了。
我总是懒得收拾。偶尔先生打扫房间,便会帮我整理。
可他整理后,我又会问他:“我的某本书放哪里去了?”
我的阅读,也倾向于自我对话。
比如,最近阅读的《论语译注》,对某一句的理解,打破了我的旧有认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我之前的理解是:是忍还是不忍。就是简单的字面意思理解。结果作者的理解是: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这样的阅读,总会发现浅陋的自己来。但我也不会内耗。因为读书的好处,正是用来发现自己的浅陋的。
其实,我的电脑桌和书桌是同一张桌子。
它们是和谐的,是共生的。
不内耗,不耗人的我,也才是完整统一的自己。
用祖庆老师的理解来给自己贴金吧:
淡泊名利、知足常乐、采菊东篱——这可能是“理想我”的追寻。
希望N年后,我可以说:我活出了自己理想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