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万物张开了渴睡的眼,一时间到处花团锦簇、草木欣欣。太阳光还不是那么热烈,仰头望去满空中都是五彩缤纷的风筝,一只追着一只飞跑,一只比一只逍遥自在。
与这春光极不协调的是在一棵苍翠的柳树下,一个乞丐似的老翁撑着拐杖奄奄一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他口中喃喃说些什么,但游丝般的气息让人拿不准他想要表达什么。今天早起读杜诗“麻斜见天子,衣袖露两肘”,长安沦陷后,杜甫把家眷安置在鄜州,只身前去灵武投奔肃宗,谁想半路被叛军捉回长安,后来杜甫又冒着生命危险从长安逃回凤翔,最终见到唐肃宗时就是这么一副凄凄惨惨的模样,当时鄜州曾被叛军占领,杜甫心里虽然很挂念妻儿,但在国家大义面前,仍然选择“涕泪授拾遗”。读完后心里不禁感慨万千,一个“到处潜悲辛”的老人形象一直在我的心头盘桓,下午昏沉沉睡去,拄着拐杖苍老疲惫的诗人便走进了我的梦中。
图片来自网络叶嘉莹老师说杜甫是我国诗史上一位集大成的诗人,之所以能够集大成,一是他又集大成的胸襟和容量,二是他有博大均衡且健全的才性,三是他在修养与人格上也凝成了集大成的境界——实现了诗人感情与儒家到的的自然而完美的融合。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欢乐的日子少,悲苦的日子多,他何其不幸,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又何其幸运,风雨飘扬、山雨欲来的国家现状催生了他无数的诗歌创作灵感与素材,从而在中国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想,如果让杜甫从国泰民安和才华横溢中间选一个,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第一个,杜甫早年到长安求仕,他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数十年过去了,杜甫的理想没有发生任何动摇,他仍然认同唐玄宗是一个明君,认为自己“生逢尧舜君”,只是奸臣佞相蒙蔽了君主的眼睛,“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他对君主坚定的信念从来没有改变,谈及原因,他在诗中陈述:“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我对君主就像葵花永远向着太阳一样无法改变,杜诗中的流露出的这种儒家道德所体现的忠爱仁厚之情真乃至情至性。所以,杜甫的一生虽然只做过几次小官,但他的心从来没离开过朝堂,他“许身”于国家,自比“稷与契”,即使不被重用,即使因疏救房琯而得罪了皇上招致冷落,他仍未放弃对国君的希望。
再思诗坛上天纵奇才的李白,隐居避世的陶渊明,还有王维、孟浩然等诸多诗人,他们的“悲”还只停留在个人无法实现理想的个人之“悲”,但杜甫的“悲”却从来只有国家和人民,杜甫的胸怀是博大的,他有一种博爱的精神。“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此时杜甫家中的状态是怎样的呢?“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即使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如此困顿,他想的仍然是处在水深火热中的普通百姓。但杜甫并非对家人无情无义,“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妻儿远在异县,杜甫心里十分担忧,当他回家去看望时,“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刚一踏进家门,痛哭之声便灌入耳中,原来是小儿子已经饿死了,“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作为一个父亲,他是有所愧疚的,但杜甫此时又思及自己是做官之人,尚不能温饱,那天下的百姓又当如何呢?此时,一个伟大诗人的形象高高树立起来,杜甫的悲伤是和天下人联系在一起的。自己刚入长安求仕时“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个人悲哀性质早已转变,彼时天下大乱,早已非太平盛世,“到处潜悲辛”哪里是自己“悲辛”,分明是为天下人时时“悲辛”。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一生中以几乎平民的身份只怀抱国家与人民,这种崇高的境界在中国诗坛上是极为少数的,这也是杜甫的伟大之处。
在梦的最后,我看到许多人带着衣物和食物来看望杜甫,老人抬起头来看到这太平盛世之景,微微一笑,拄杖站起来,脸上的皱纹像一朵美丽的花儿一层层绽放,这或许是杜甫最幸福的时刻了吧!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