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的第二节鹉哥的七个建议
了解大脑的偏好
当我们准备好去阅读的时候,首先需要了解我们大脑的偏好。下面有几个建议:
简洁化:我们的大脑更喜欢简洁化的东西,而讨厌复杂的。
结构性强:大脑的第二个偏好是喜欢结构性强的东西,也就是说结构越清晰,大脑越容易记住。犹如我们平时收集,或者看到的都是一些碎片化信息,我们很难记住,但如果是成体系的,结构化的东西往往很容易记住。思维导图就是一种非常清晰,结构化的表现方式。
图像化:喜欢图像是人类大脑中天然的,基因里自带的东西。
奖励自己:我们要时刻关注着我们的大脑,并给予大脑奖励的暗示。
控制好你的精力
时间管理的本质就是精力管理。不同的角色决定了我们每天要花相应的精力来应对,而精力就像一块蓄电池的电量,都是有限的。每天早上起来,这块蓄电池是满电的状态,所以我们在精力充沛的时间段阅读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利用好你的注意力
最关键的内容作标记,有助于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提升专注力
在特定的时间里,只用心专注于一件事情,并努力做到极致。可以用番茄工作法。也可以做一些练习锻炼自己的专注力。比如冥想,跑步等。
锻炼你的记忆力
通过分享写卡片,写笔记,再读一遍等反复处理信息的方式,把短期即变成长期记忆。好书值得反复阅读三遍以上,好书必须反复阅读,尤其是那些我们特别喜欢,对我们特别重要,内容也特别好的书籍。还有一句名言,“一位教师真正学会一个知识的时候,是他教会学生的时候。”
面对阅读压力
我们有压力就会感到焦虑,我们之所以会焦虑,是因为我们当下的技能无法满足我们所面对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永远多于我们想要学习的东西。我们的阅读有三种状态,第一种是焦虑状态就是感觉有压力,想快点读完,第二种是无聊状态,就感觉这个书很枯燥,想尽快结束。第3种是心流状态,就在读某本书的时候我们会忘记时间的流逝。这种就到了可以流畅的与作者对谈的心流状态。我们的目标都是进入心流状态去阅读,并保持下去,这是我们最终的追求。当我面对有压力时,要从简单的内容入手,在一点点加大难度,就可以慢慢进入心流状态。
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是提示,提示可以在我们环境里,到处都放书。第二个是行动,我们可以从每天看5分钟的书开始。第三个是奖励,我们去做了以后,给自己一个肯定的奖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