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想法
读《左传》之三百二十六昭公四年 上

读《左传》之三百二十六昭公四年 上

作者: 俭是宝 | 来源:发表于2023-11-08 19:47 被阅读0次

  【经】

  四年春,王正月,大雨雹。

  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

  楚人执徐子。

  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

  执齐庆封杀之。

  遂灭赖。

  九月,取鄫。

  冬十有二月乙卯,叔孙豹卒。

  【传】

  四年春,王正月,许男如楚,楚子止之,遂止郑伯,复田江南,许男与焉。使椒举如晋求诸侯,二君待之。椒举致命曰:“寡君使举曰,日君有惠,赐盟于宋曰,晋、楚之从,交相见也。以岁之不易,寡人愿结欢于二三君。使举请间。君若苟无四方之虞,则愿假宠以请于诸侯。”

  晋侯欲勿许。司马侯曰:“不可。楚王方侈,天或者欲逞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罚,未可知也。其使能终,亦未可知也。晋、楚唯天所相,不可与争。君其许之,而修德以待其归。若归于德,吾犹将事之,况诸侯乎?若適淫虐,楚将弃之,吾又谁与争?”公曰:“晋有三不殆,其何敌之有?国险而多马,齐、楚多难。有是三者,何乡而不济?”对曰:“恃险与马,而虞邻国之难,是三殆也。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是不一姓。冀之北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恃险与马,不可以为固也,从古以然。是以先王务修德音以亨神人,不闻其务险与马也。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若何虞难。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丕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敌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于不暇,又何能济?君其许之!纣作淫虐,文王惠和,殷是以陨,周是以兴,夫岂争诸侯?”乃许楚使。使叔向对曰:“寡君有社稷之事,是以不获春秋时见。诸侯,君实有之,何辱命焉。”椒举遂请昏,晋侯许之。

译文

  【经】

  四年春季,周历正月,下大冰雹。

  夏季,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在申地会见。

  楚国人抓住了徐国的国君。

  秋季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一起攻打吴国。

  拘捕了齐国的庆封,并将其杀死。

  接着又灭掉了赖国。

  九月,占取了鄫国。

  冬季十二月乙卯日,叔孙豹去世。

  【传】

  四年春季,周历正月,许悼公到楚国,楚灵王留下了他,也就留下郑简公,再次到江南打猎,许悼公参加了。楚灵王派椒举去到晋国去求得诸侯的拥护,郑简公、许悼公在这里等待,椒举传达楚灵王的命令说:“寡君派遣举前来的时候说:从前蒙贵君的恩惠,赐给敝邑在宋国结盟,说:‘从前跟从晋国和楚国的国家互相朝见。’由于近年来多难,寡人愿意讨取几位国君的欢心,派举前来请您在闲空时听取寡人的请求。您如果对四方边境没有忧患,那么就希望借您的影响向诸侯请求。”

  晋平公不想允许。司马侯说:“不行。楚灵王做事正在胡作妄为的时侯,上天也许是想让他满足愿望,以增加他的劣迹,然后给他降下惩罚,这是说不定的。或者让他得以善终,这也是说不定的。晋国和楚国的霸业只有靠上天的帮助,而不是彼此可以争夺的。君王还是允许他,而修明德行以等待他的结局。如果归结到德行,我们还要去事奉他,何况诸侯?如果走到荒淫暴虐,楚国自己会抛弃他,我们又与谁去争夺?”晋平公说:“晋国有三条可以免于危险,还有谁能和我们相比?国家的地势险要而多产马匹,齐国、楚国祸难又多。有这三条,到哪儿不成功?”司马侯回答说:“仗着地势险要和马匹,而对邻国幸灾乐祸,这是三条危险。四岳、三涂、阳城、太室、荆山、中南,都是九州中的险要地方,它们并不属于一姓所有。冀州的北部,是出产马的地方,并没有新兴的国家。仗着地势险要和马匹,不能巩固,从古以来就是这样。因此国君致力于修明德行来沟通神和人,没有听说他致力于地形险要和马匹的。邻国的祸难,是不能以此来高兴的。或者是由于多有祸难而巩固了国家,开辟了疆土。或者是由于没有祸难而丧失了国家,失掉了疆土,怎么能幸灾乐祸?齐国发生了仲孙的祸难,因而桓公得为霸主,到今天齐国还靠着他的余荫。晋国发生了里克、丕郑的祸难因而文公回国,因此当了盟主。卫国、邢国没有祸难,敌人也就灭了它们。所以别人的祸难是不能去高兴的。依仗这三条,而不去修明政事和德行,挽救危亡还来不及,又怎么能够成功?您还是允许他们。殷纣王淫乱暴虐,文王仁慈和蔼。殷朝因此灭亡,周朝因此兴起,难道只是在于争夺诸侯?”晋平公就允许了楚国使者的请求,派叔向回答说:“寡君因为有国家大事,所以不能在春秋两季按时进见。至于诸侯,他们本来就跟着君王,何必再惠赐命令呢?”椒举就为楚灵王求婚,晋平公答应了婚事。

楚灵王上位三年了,国内局势相对稳定了,终于腾出手来准备会盟诸侯了。记得昭公元年(前541年),楚灵王刚篡位成功时,郑国游吉就认为以楚灵王的性格,很快要召集诸侯会盟了,子产认为还要几年才行,子产对国际形式判断更准确。为了即将到来的盟会,楚灵王挽留来访的许悼公和郑简公,继续安排打猎的娱乐活动。

楚灵王一边挽留到访的许郑二公,一边派伍举到晋国,就会盟之事征求晋平公的意见,我感觉楚灵王既然挽留了到访的国君,显然会盟决心已定,不管晋国同不同意。

晋平公本来想反对楚国召集盟会,司马侯劝谏晋平公,晋国同不同意会盟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楚灵王以后的作为,也许要让他灭亡,要先让他疯狂。还驳斥了晋平公的错误认知,多难兴邦的成语可能就源自这里。从司马侯的话中,我们看到五岳的说法当时还没有,因为四岳和大室分列,而太室应该是中岳嵩山。

晋楚准备联姻,其实这样的联姻没有什么约束力,也许双方只想表个态,表示双方都不会马上翻脸开战而已。

相关文章

  • 悲情宋昭公

    读《左传》文公16年,认识了一个悲情的宋昭公。 宋 昭公是...

  • 聪明人,灾难也是财富

    “多难兴邦”,本以为是新词,百度了一下,出处竟然有四个。最早的一个出自左传。 《左传·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

  •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嫠忧宗周与缟纻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 嫠忧宗周 【典源】《左传·昭公二四年》:“抑人亦有言曰:‘嫠(lí,寡妇)不恤(忧)其纬...

  • 学习《诗经•唐风•杕杜》(九)

    马瑞辰接着引经据典,证明他的“同姓”为“同母”这一观点(大意): 《左传•昭公四年》里有“问其姓”一句,《释文》解...

  • 惟楚有才——解构楚国春秋东进之路

    春秋时期,楚国东部疆域主要是指楚东区域。关于楚东国的范围,据《左传昭公四年》记载: 冬,吴伐楚,入棘、栎...

  • 读《左传》之两百三十六襄公十四年 上

    【经】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季孙宿、叔老会晋士匄、齐人、宋人、卫人、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

  • 《左传》之三十六

    七年 【经】 7.1 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 7.2 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7.3 秋...

  • 成语典故|多难兴邦

    成语释义: 国家屡经危难,反而使上下团结,万众一心,发愤图强,繁荣昌盛。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四年》:“邻国之...

  • 读《左传》之二百二十一襄公四年 上

    【经】 四年春,王三月己酉,陈侯午卒。 夏,叔孙豹如晋。 秋七月戊子,夫人姒氏薨。 葬陈成公。 八月辛亥,葬我小君...

  • 读《左传》之一百二十六

    【传】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左传》之三百二十六昭公四年 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gq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