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俊松,是一名漂在北京的程序员。
我是91年生人,相信许多跟我这般大的男性同胞已经做了爸爸,有的甚至在满心欢喜地准备二胎了。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衷心地祝福这些年轻的父亲们节日快乐!
算起来,我马上就要三十岁了,三十是个坎儿,意味着要成家立业开枝散叶了,在老家人的观念里更是如此。对于成家立业与开枝散叶这个任务,我算勉强完成了一半——我即将与女朋友步入婚姻的殿堂,我的工作还算稳定,今年的裁员潮没有波及到我,而对于这个任务的另一半,我想我是永远无法完成了。是的,我将永远不会成为一个父亲。
看到这里,亲爱的同行和读者朋友们,你们千万不要误会,切不要以为是由于我的身体原因不能或者不适合生育后代。实际上,我的身体健康情况良好,也没有任何家族疾病遗传史。
既然如此,那么无非是我主观上不愿意做父亲、不打算生养小孩了,情况的确如此。
同样的,看到这里,朋友们,你们先暂停各种揣测,不要认为我自私贪玩不愿承担为人父母的责任。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完全是出于我这几年的经历,以及深思熟虑后所做的决定。下面我将一一跟大家说说我的想法。
1.责任
生下一个孩子,意味着做父母的要对他(她)的未来负责。我们的身边不乏父母离异、双方都不愿意抚养孩子的事例,网络新闻不乏生父睁一只闭一只眼、任由继母将孩子虐待致死的报道,这样的父母枉为父母。给孩子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是最基本的条件。
如果我和女朋友婚后打算要小孩,我起码保证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俩的感情很好,而且性格都比较温和,我确信我们能够给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然而,做父母的责任并不仅限于此,我们所要提供给孩子的有很多很多。
我妈曾不止一次的催我和女朋友快点办事,她的目的不是担心我的女朋友哪天会离开我,而是希望我们早点生个小孩,她早点抱上孙子。我跟她开玩笑说:“现在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啊!”我妈却说:“有什么难的?你们把孩子生下来搁老家交给我,不要你们操一点心,连钱都不需要你们出!就怕你们不舍得。”
可是孩子生下来之后,真的可以放在老家完全交给父母吗?舍不得是一方面,责任也是一方面,爷爷奶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全取代父母的角色,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但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很多父母不得不常年在外奔于生计,他们过得很苦。而另一方面,老家的资源与北京的资源是没法比的。
如果没出来见过世面也就罢了,可是像我们这种自诩受过高等教育、留在大城市上班,尤其是从事着在外人看来收入高又体面的职业,我们总想让孩子拥有大城市里的孩子所享有的一切:早教班、兴趣班、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中学、宽敞明净的住处……而这些,谈何容易!
有朋友会说:这些都不是必要的,让孩子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但是,做父母的谁不想给孩子提供最好的资源,让孩子成为最优秀的精英呢?“只要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在一起,比什么都好!”这种影视剧中常出现的台词只能唬唬多年前那个少不经事的我,现在我再也不信这句话了。
我妈听我说了这些之后不乐意了,张嘴对我机关枪扫射似的一刻也不停歇:“就你矫情!你看咱村的大柱和二狗,他们不都是把孩子放在家里交给爷爷奶奶,他们的孩子不见得比城里的孩子少了什么?再看看你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最后不照样考上大学了吗?怎么现在忘起本来了呢你!”
农村的孩子不比城市的孩子缺胳膊少腿,也不见得比他们笨,但真正少了什么,以我妈的见识是看不出来的,我相信读者朋友们对于二者的差距应该深有体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这二者的差距会显得越来越明显。我那留在农村的妈妈未必能看出我与城市青年身上的差距,毕竟在她看来农村孩子考上大学留在城里工作本身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了。她无法体会到走入社会后的我这些年来所经历的自卑、辛酸和各种难过,我相信很多人一定跟我有着相似的经历与体会。
我明知有些东西提供不了给孩子,这会让我产生愧疚,为了免除这种心理上的愧疚,我必须在源头上把它扼杀掉。
我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生活是如何的不易,为了不让下一代再步我的后尘,我宁愿不去制造下一代。
我明白我未必能承担起为人父所要承受的重担,我选择干脆不要这种责任。
2.人生的意义
同样来自我与我妈非正式的较真(我尚不敢严肃且正式地向我爸妈说出我的这种想法),我妈说:“不要孩子,两个大人有什么意思哟!人活一世图个啥?”
结婚就要生子,这仿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代又一代人都是在这个教义般的原则下小心翼翼地生活着。在古代,女子婚后因为长久不孕而被休掉的事迹不是没有。即使在今天,夫妇因为其中一方不能生养而离婚的例子也很常见。婚姻总是与繁衍后代绑在了一起,生儿育女俨然成了婚姻的最终目的和走向。
在我看来,婚姻,起码是在如今这样的文明社会里的婚姻,应该是两个情投意合的人(不限性别)表达对彼此深爱的一种方式,他们希望借着婚姻向彼此、向身边的亲戚朋友证明他们的一种关系——他们是一家人,他们是夫妻,他们恩爱有加,而非是为了使生儿育女的行为具备合理合法性。生不生是一种选择,不是必然。
扯得有点远,回到我妈所说的话上来,“两个大人有什么意思”,我觉得夫妻两人的关系不应该靠着孩子作为钮结来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即使没有孩子,夫妻也可以生活得非常幸福美满。记得我读大学时,有位英语老师和丈夫结婚近二十年一直没要小孩,我从她脸上并没有看出任何对生活的不满来,相反,她过得很开心,她和做高级工程师的丈夫十年如一日地恩爱着,他们定期出国旅游。我很羡慕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我希望以后我和我的女朋友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人活一世图个啥?”我身边有不少年长的同事,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不分昼夜地运转着,“996”已是常态,如果有人问他这么辛苦为了什么?他们的回答不外乎是“为了房子,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买房得选更为高不可攀的学区房,为了孩子,夫妻两个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人的一辈子很短,我想为自己而活。
3.养老问题
我妈还说了:“俊松呐,小夫妇两个年轻不要紧,不生小孩图个自在,等着吧,等将来老了,看看可怜的是谁!”
以前的观念是“养儿防老”,儿子是父母老后的依靠,儿子赡养父母,给他们送终。然而,弃年迈的父母不管不顾的不孝子大有人在,我们不是没有见过听说过,把自己的养老问题交给儿子并不是十分的可靠。
另一方面,儿子尽心尽力地照顾老人的不多见,老人反过来尽心尽力地照顾儿子一家的生活的事例倒是比比皆是,带孙子、做饭、收拾家务,甚至自己省吃俭用,却将退休工资补贴和棺材本补贴给儿子一家用。毕竟,现在的“啃老”一族数量不少。
说了这么多,我就是想说一句:指望孩子养老不靠谱!
有朋友问了:即使你将来不指望孩子给你养老,你们老两口生病住院了,总得有个人来照顾不是?还不是得让孩子来伺候?
我想请问我的同行们,假使你的家人生病,你能请到多少天的假去床头伺候他们呢?能争取到一两天回去看看算是不错的了。所以,如果我们老了生病住院,能指望的还是自己,靠着年轻时攒下的钱请护工!
最后,我请读者朋友们算一笔账,从老婆怀孕开始的花销,到孩子落地后的奶粉钱尿不湿,再到孩子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费用,乃至孩子毕业后,给他置办房产轿车的费用,各种花在孩子身上的费用零零总总的加起来,是不是足够解决两个拿着退休工资的老人的养老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5781894/48423eee830a5112.jpeg)
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像我和女朋友这样,打算不要孩子是一种选择,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生两个甚至更多的也是一种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都是一种选择,只要自己不会后悔就好。
不要孩子会有遗憾吗?当然有了,在往后每年的这个日子里,我都不会收到任何来自子女的祝福和礼物,想想不免凄惨。
![](https://img.haomeiwen.com/i5781894/44752af3cbd1e0a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