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在外面吃了各式佳肴。日餐、韩餐、江浙菜、粤菜、闽菜、川菜……但总还是会想念家乡的味道。
经常在家的人,每天吃重复的菜可能还会抱怨两句,但许久未归家的游子,再次吃到家中饭菜,即使脸上不体现出来,但心中却早已哽咽不已。
我家是在湖南省衡阳市的一个小村镇上。那会儿爸妈忙生意,高中以前,主要是和奶奶在一起生活。
老爸时常会骑着摩托车带些肉和菜回来。但奶奶年轻时干活多,闲不住,自己一定要种些蔬菜,所以在家后面开辟了一个小菜园,还养了几只鸡。
奶奶做的那些饭菜,与小时候对食物的记忆,早已在内心中生了根,如今再次吃到同类食物,却总觉不如那时候来的香。
01/红薯片
红薯片是我那时候最喜爱的零嘴之一。
每到红薯成熟的季节,各家各户会把挖出的红薯煮熟,然后做一张比A4纸还大些些的红薯片。
一片红薯够小孩磨牙吃上个好半天,而干湿度合适的红薯片也可以存储十来天以上。
小时候奶奶做红薯片时,每次我都口水涟涟地呆在旁边看。
那会儿奶奶准备了一个大缸,把已经去皮煮好的红薯放到大缸子里面用大棒子杵成红薯泥。
然后在一个盘子里铺上一层布,将红薯泥在纱布上刷薄薄一层,然后将纱布和红薯泥一起放在太阳底下,让阳光带走红薯泥的水分。
几天过后,它就可以变成美味且耐储存的红薯片了。
好的红薯片干湿度刚刚好,不容易霉坏,放入嘴中也不会觉得过硬。
有些红薯片过干,嚼完一小块,感觉满口牙齿都累到发软。
02/ 自制腐乳
那时候奶奶还做豆腐乳,豆腐乳的工序多,历时久。
每次看着奶奶用线把豆腐切成均匀的小方块,然后用布蒙起来。
等过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每块豆腐上就都长了好些白毛儿,仿佛在向你龇牙咧嘴,怪怕人的。
但再过段时间,长毛的豆腐就在霉菌的作用下,就变成美味可口的豆腐乳了。
最喜欢在吃稀饭时配上腐乳,滋味瞬间就提起来了。
03/ 南瓜粥
那时候家后面有大块空地,奶奶给种上了南瓜,南瓜藤蔓延着长得整片都是,到秋季时,可以收获十来个比我头大两三倍的大南瓜。
那时候才几岁大,有次试图抱起个大南瓜,力气不够,猛不丁地就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哇地一声就哭起来。
而像南瓜、豆角、地瓜,都可以成为奶奶做粥的材料。
那时用的是不能定时的普通铝锅,但熬出来的浓稠度却恰到好处。
暖暖的粥,在早晨醒来时喝上一份,胃里立刻暖了起来。这味道,直到现在都想念不已。
04/ 豆腐
奶奶做的水炖豆腐是大家公认好评的菜。一道简单的菜,反而最考验功底。而奶奶做出来的炖豆腐总是香软可口又入味三分。
水炖豆腐,从下油锅,到适时加两汤匙水,放盐,待它先入些味后,再加没过最上层豆腐的水炖煮大概10分钟左右。
在水炖豆腐到最成熟软嫩的时候,放入葱与蒜叶。瞬间满屋子都是这股混合着豆腐和葱蒜的香味,闻得连不太饿的人,都要跃跃欲试了。
老爸、伯父都想学着奶奶做豆腐,把步骤工序学的一步不落,但出来的豆腐却总不如奶奶做的嫩。到底是需要依靠那多年的经验,来掌握时间与火候了。
05/高压锅蒸米饭
小时候吃的米饭,是用的是不能够自动设置的高压锅蒸出来的,但蒸出来的米饭却格外香甜一些。
那时候学淘米煮饭,奶奶教用手平放在米上,以水磨过手背的一半为准。这样蒸出来的饭浓稠、软硬度刚刚好。
过好米后,高压锅放在煤火炉上,用大火先蒸,到出大气时,在改小火慢慢蒸。
过不了一会儿,那袅袅飘出的白气儿中,带出米饭的香味儿来,一阵一阵,直吹入我的鼻眼儿里,转瞬间肚子闹腾着咕噜咕噜叫了。
而当闻到这香味时,再焖几分钟,就是米饭蒸好的最佳时候了。
最爱那饭锅上的一层微微烧黄的锅巴,小孩每次都要争着擀走,生怕被人抢了先。
而每次奶奶总能烧出带有金灿灿锅巴的饭,而倒是每次让我看着高压锅时,一不小心饭就被烧糊,底部只留下一层黑黑的一层了。
06/翻找大王
小时候老爸问我以后要做什么,爱吃的我想也不想,就说以后我要开一家“南杂铺”(注:在湖南衡阳话中,南杂铺就是指卖零食的店。)里面的好吃的都是我的!
所以那时候的馋嘴大王,翻找东西的功力可谓一流。
最期待过年那会儿,爸妈会去南杂铺买许多好吃的,放一大箱子,准备用来招待客人。
每次这些都是在过年前十天左右就已经买好了,结果我和老哥两个人早已经开始翻箱子,找到了总要偷吃几块,结果有些受欢迎的等不到过年,就被我们吃光了。
后来奶奶想了一招,把零食藏到柜子里、床底下……老哥有时候找不着就放弃了,而我却是锲而不舍,不放过屋子里的任何一个缝隙。
无论奶奶藏得多么的隐蔽,最终总能被我找到。
终于有一次没找着,抬头一看,发现原来奶奶把零食藏到了天花板上方的置物架上,我们虽然是眼睛看着了,却无奈手长莫及,只能哇哇地向奶奶哭诉了。
小时候的饭菜和零食都格外的香,这滋味,到现在,是何等的菜色都抵不了的。
这香味,直飘进胃里,心里,一辈子,都带着这个记忆,生活着。
注:上述图文均为作者米芥saya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