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真想回到童年,那时的我们每天就知道贪玩,没有那么多心机,也没有那么多负担。彼此闹得不开心的两个人,可能一转眼就和好如初。
成年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不是说我们没有知心朋友,而是有些事当我们变得成熟就不会再轻易说出口。
这个社会,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压抑情绪,外表假装坚强,为内心撑起一道密不透风的墙,独自吸吮、回味生活的苦与涩。
当我们拼尽全力却依然扭转不了颓势时,可能只需要一杯酒、一场病、一句问候,苦苦支撑的身躯瞬间坍塌下来。如果没有爱好陪伴,我们之后的人生又该怎么办?
有段时间,高考艺术特长会有加分,有些家长便疯狂地给孩子报兴趣班,有些是孩子喜欢的,可有些并不是孩子乐意接受的;
还有一些家长,一到节假日,就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整个童年都压榨在背诵与刷题当中,其实最好的学习氛围就在我们所处的学校、所在的班级、所属的家庭。
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终究有投机取巧之嫌。辅导、补习,或许能在短期内提高成绩,但相对于我们整个人生而言,没有持之以恒的沉浸与坚持,哪怕花费了大量的金钱支出,都是徒有其表的表面装饰,没有抵达内心真正的需求。
可能,大家一直认为“投其所好”是个贬义词,但如果转换成教育方面的属性,就成了“因材施教”,很明显就变成了褒义词。
今天,我们不分析每个词语的内在特性,不管是“投其所好”还是“因材施教”,都是在某些方面对个体爱好进行适当偏移。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因为孩子喜欢弹琴,一位父亲耗费了很多金钱与精力,从小培养他的孩子学钢琴,当孩子不想学的时候,他气愤的说:如果你没有爱好,那你以后一个人的时候该有多孤单啊!
因为我们在某些方面的深情付出,也就决定了我们以后的生活品质。一个人的爱好,有时就是那个人的灵魂表现。
在我们身边,真正想到这个层次的家长并不多,反而我时常会听闻,有些家长因为孩子在家表现不好就恶语相向、甚至棍棒相加。
情绪化的教育方式并不可取,“为你好”的理由也不能成为部分家长施暴的借口。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掌心肉,孩子们需要学习,才能获得成长的养分;家长们也需要学习,才配得上成熟、稳重的桂冠。
很多人觉得,教育就是学习书面知识,或者从事教育工作。其实,教育早已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一个人品行不端,说明家教不好;一个人学业不良,说明校风不正。
有的家长以“没念过几天书”去规避教育主体责任,其实我们所说的“教育”远没有那么高大上,它就是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以正确、友善的方式去引导学生的喜好。
我们可能没有多余的钱去给孩子报特长班,但希望家长试着与孩子交心,不要去恶意打击孩子的自信与专注,我们持久的支持与鼓励,便是给孩子规划了相对光明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