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980697/a89d3b2c4fb9896f.jpg)
01
最近开会比较多,发现会上很容易出现一个情景:
A拿出一个方案供大家讨论,B提出质疑,觉得不妥;A解释加反驳,觉得B说的不对,于是乎,你来我往,一激动就上升到相互对立的层面,大有想要吵架的架势,让现场的讨论充满了火药味。
一般这种情况,最后常常会出现两种结局:
如果两人相互之间平级,没有需要相互服从的关系,那么最后就是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个问题就此搁置。
如果两人有职级上的高低差异,最后低的一方往往会抱着“你是领导听你的”的消极心态,带着一副口服心不服的样子被动接受,但执行的时候可能会完全走样。
不管哪种结局,好像最后都不太利于问题的解决。
02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其实跟我们人体的生物本能有关。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应对危险的“战斗-逃跑”的本能反应。这套本能反应,相当于人体的“警报系统”。一旦遇到威胁,这套报警系统就会自动启动,用来保护我们。
说得简单一点,这套“战逃”模式就是: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当在公开场合讨论问题时,面对不同意见,面对他人的质疑,我们很自然地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身体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战逃”模式。
战,就是相互battle,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
逃,就是辩不过你,我就沉默,或者假装接受,逃避掉。
但这两种情况其实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03
那问题来了,面对这种情形,我们该怎么办?
一个最重要的思路是,及时打断,及时暂停,让大家重归理性,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第三种方案”。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本质上,我们的理智思考,相对反应太慢。很多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感觉,是非理性。而这种第一反应,很多时候去错误的。
一旦我们进入到理性思考层面,就很容易明白一个事实是,对于一个问题,一定就只有“听你的”和“听我的”两种答案吗?
显然不是。因为这个时间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世界。
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所做的分析明显是不同的。因此,我们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尤其是面对不同意见时,我们最需要思考的时,在他的反对意见中,是否有合理的成分?
如此,就很容易形成一个共识:要想真正更好的解决一个问题,绝对不是简单的“听你的”或者“听我的”,而是应该我们一起来寻找“共同的方法”。
这种方法绝对不是像球赛那样,一方的胜利必须要以另一方的失败为代价,而是双方可以携手开拓一种新的局面,创造出一种新的可能,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从这个角度来说,“讨价还价”就是一个很好解决问题“第三选择”的例子。
一个生意,最后是否能成交,绝对不是说一个人开价,另一方拒绝就结束了,而是双方在相互的沟通中,不断让步和妥协,最后达成一个双方都可接受的圆满方案。
而现实中我们解决问题也是如此,不是“听你的”,或者“听你的”,而是拿出你说的合理的地方和我说的合理的地方,大家一起共创一个最优的方案,这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第三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