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解析高分电影资源分享
星期五评《利刃出鞘》:一部回归纯粹侦破的电影

星期五评《利刃出鞘》:一部回归纯粹侦破的电影

作者: 星期五文艺 | 来源:发表于2019-12-03 08:57 被阅读0次

    星期五言:谈此片前我们得先搞清恐怖、悬疑、惊险、侦破这些电影类型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恐怖最简单,当你不知道一个人结局是死是活,不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或者看不清人物周围环境的时候,恐惧感就产生了;悬疑跟恐怖不同的是,往往我们知道某个人物结局了(比如说一个人死了),却不知道是谁干的或怎么干的,悬疑感由生;惊险较悬疑较近,但离恐怖已经很远了,因为看者几乎事先知道了角色接下来要做的每一件事,比如说某某特工要潜入某个龙潭虎穴,从某个危险人物那获取某个机密情报...然而由于任务难度较大,即便光天化日下,观众也会产生惊险惊悚的情绪;最后侦破就很容易理解了,电影里只要有谜团就得有解开谜团的人,侦破线由此而设。

    商业片发展至今,多演变成了一种恐怖、悬疑、惊险、侦破的混搭类型,比如说某宅频频出现怪事,这是恐怖;进而某人介入试图查清事实这是惊悚加侦破;当深入者发现凶宅中的人每个都奇奇怪怪,各怀鬼胎时,悬疑产生;最后肇事者被锁定,形成对峙PK之势时,惊险戏开始……这种类型的混搭从商业角度来讲你可以说它顺应了大众的多元需求,但从编剧角度,我认为它是一种投机取巧和创作能力匮乏的表现,理由很简单:当电影里侦破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就来点鬼神的超自然现象助力;当惊险不足以撑起电影时长时,就搞点悬疑设点路障,绕弯通向终点……

    如此,再来看这部《利刃出鞘》,我认为他是近几年来难得纯粹的一部商业犯罪侦破片!它的纯粹在于其摈弃了所有恐怖、惊悚的元素;简化了悬疑的路障、惊险的收尾;更没有那些拖沓冗长的煽情戏……剩下的只有侦破这一条线了,而侦破的魅力在哪呢——那就是逻辑推理了!

    带着以上认识,“星期五文艺”来对这部《利刃出鞘》做一番评价——

    一、电影作为类型片的纯粹之处

    (纯粹之处笼统的说就一句话:一个视角、一栋房子、一家人、一黑一白发生的事。)

    一个视角 指的是断案人员的视角,也就是进入案发现场的私家侦探的断案线;

    一栋房子 自然指的是涉案人居住的那栋大庄园,也是案发现场;

    一家人 指的是涉案的一家人,也是房子里住的人;

    一黑 指的是案发当晚发生的事情,

    一白 指的是案发后侦破中发生的事情;

    注意,以上所述几样东西是构成整部电影框架的所有元素,我认为这在现代商业类型片里已经绝对够得上低成本、极简主义了!

    仔细想你会发现这部电影是没有副线的!也没有流水情节的,就是一个侦探把着一个案子一查到底。

    有人会问“案发那晚”的闪回镜头不算副线吗?

    从空间的角度来说没错,但从情节的角度,那晚发生的事的闪回与主侦破线形不成并列关系,什么意思呢,我们用三部经典侦破电影做例来进一步解释▼

    2017年上映的西班牙电影《看不见的客人》,剧情中穿插入不同人主观叙述的闪回镜头,如果我们把侦破(真相)当成主线的话,那么主观叙述线对侦破起到的是逆向干扰的作用,因此,它们是并列的关系;

    ▲《看不见的客人》电影海报,2017

    1995年的美国电影《七宗罪》,该片除侦破以外的线更多了,几乎每个主要人物都有一条副线,包括摩根·弗里曼饰演的黑人警探的个人生活线,包括布拉·德皮特演的年轻警探的家庭线……导演旨在用这些与犯罪侦破并列的多元线阐释其背后复杂的社会问题;

    ▲《七宗罪》电影海报,1995

    1985年拿下奥斯卡多项提名的《证人》,剧中的警察(哈里森·福特饰)追查的案件是条主线,然而他在探案中自己又深陷麻烦,从而衍生出了一条逃避追杀的惊险故事线,惊险类型与犯罪侦破类型形成了双线并列。

    可以说以上三部电影都是多种类型融合的故事线。

    ▲《证人》电影海报,1985

    ▼ 回头再看正在上映的这部《利刃出鞘》:

    它的那条闪回线是顺着侦探思维走下去的(相当于侦探一边在听涉案人员讲述,一边在脑子里自己还原案发现场),它是递进的,没有对侦破产生任何的逆向干扰。

    因此,我们可以称这部电影就是一部纯粹的“侦破电影”。

    既然是纯粹侦破,那么评价它好坏的标准就一个:它的逻辑是否严谨!

    二、《利刃出鞘》没有明显逻辑漏洞

    我们这里说的逻辑应从两个方面来考量:一是人物性格的合理性;二是案情的合理性。

    1、人物性格的合理性

    这里的合理性指的是:什么样的人能干出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人干不出什么样的事。比如说:

    电影中那位年高的作家(还是写侦破小说的),他该是那种能轻易从财务账单中分析出子女常年骗自己钱的人,而不该是低智商;

    再比如那个从小娇生惯养的富二代,他要是善良到勤俭节约、善解人意,那就不合理了。

    我们可以顺着这个逻辑去推敲剧中的每一个人物,看看他们涉案的行为举动是否附和他们社会身份下的性格。

    如此,本人看片中没发现什么太明显的人物性格上的漏洞。

    当然,这么想势必会陷入对“一个人”标签化的思维定势,但这是纯粹类型片无法回避的硬伤,他必须要把人物标签化才能展开破案这盘棋,每个棋子的职能作用必须得固定,就像那个女家仆“一说谎就得呕吐”这个固定职能一样。

    2、案情的合理性

    角色人物的性格职能固定后,剩下的就是他们每个人在案件中做的事儿(或者说每个人在警察审问中透露出的信息)之间的逻辑性是否合理,是否足以造成犯罪事件的发生,是否之后不会被侦探(或者说观众)一眼识破。

    换句话说,犯罪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之间逻辑越严谨,电影产生的“悬疑感”就越强。我们来举剧中一例:

    剧中案件存在一个幕后元凶,本来这个元凶可因女家仆不能撒谎这点特性大大缩短破案时长(指的是误打麻药后直接叫救护车),然而老作家的善良智慧加上女家仆的胆小弱势这两点造成了两人制造了共同的谎言来掩盖。

    这点看似角色在为自己掩盖,实际是导演在为幕后元凶掩盖,以便增强侦探这一主观视角逻辑推理的难度与观赏性。

    所有人物性格上的特点与瑕疵所导致的行为,构成了案件的复杂性。这便是侦破片创作的逻辑出发点。

    纵观《利刃出鞘》的案情合理性是相对较严谨的,但不证明没有漏洞,比如说女家仆每次呕吐的时机都恰到好处;比如说老作家为什么在打了假麻药后自己却一点没有预知……(这些非讨论重点,不在话下)

    另外说到麻药,就不得不提犯罪侦破片的另外两样非常重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决定了此类电影的质量高低,那就是道具和台词。

    三、《利刃出鞘》基本没浪费一件道具、一句台词

    没浪费一件道具、一句台词的意思是:每一个道句台词的设计作用都是为解开案件谜底准备的。注意我们这里说的作用指的不是构图作用,也不是蒙太奇作用,就是解谜之用。举个例子:

    那个插满刀的转盘,从构图的角度是挺酷的,但它在剧情里的作用可不止于一个摆设,它可能还会是一个行凶的道具,或是一个解谜的钥匙……

    侦破电影里的几乎每一个细节道具与台词都值得观众留意、琢磨、怀疑!反过来说,我们可以用道具、台词与案件的紧密性来判断一部犯罪侦破电影质量的高低。从这点来讲,我认为《利刃出鞘》足以当教科书了。

    当然,这只是标准之一。

    四、《利刃出鞘》的价值在哪

    纵观这部《利刃出鞘》,我认为它在商业上的考量是比较大胆的,毕竟那些恐惧、惊悚、惊险心跳的感觉是观众本能就会产生的,不需要费脑子。而侦破推理可就不一样了,一走神儿观影的乐趣就得大打折扣!这可能会直接影响到票房和舆论导向。

    当然,单一的侦破类型对大众似乎也显得过时了,不够刺激了。

    另外,从思想深度的角度来讲,摈弃了恐惧元素也就摈弃了象征性表达人物内心的机会(艺术电影常借恐怖来烘托人物内心),但这是反类型的艺术电影要做的事情而非纯粹侦破片吸引人的地方。

    我认为过多谈论一部侦破类型片的社会价值和思想高度是没意义的,没人会在乎两个高手下的一盘象棋会对现实社会有什么帮助,棋局本身产生的博弈推理过程就是其价值了!也足够让人刺激了!

    若不是电影后半部分出现的E-MAIL、宝马车、苹果手机,我还真以为这部电影演的是二十世纪的英国呢!电影上来就是封闭的贵族家庭空间,侦探们也都是复古的着装。显然,导演在有意摈弃电影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意在让电影简单化,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犯罪侦破本身上来。

    从这个角度来讲,《利刃出鞘》像是跳过了“七宗罪”(大卫·芬奇导演电影)、“无人生还”(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的风格化与思想化,真正回归到“爱·伦坡”的纯推理乐趣上来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星期五评《利刃出鞘》:一部回归纯粹侦破的电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nq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