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给儿子纪泽的信中说,“少年不可怕丑,须有狂者进取之趣”。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集注》)。一个人在少年时要有志向有抱负,志向和抱负都不妨取大取远些,甚至狂妄点都不要紧。因为人的作为到底会有多大,前程到底会有多远,谁都不可能预料,它受到日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此时宜作高远宏伟的设想,从而促使自己为达到目标而付出更大的努力。
古话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制约的因素将有可能对预先的设计打折扣。如果“取法乎上上”,也许有可能“得其上”。如此岂不甚好?所以少年时代不妨做一个狂者,有进取心的狂者,远胜无大志的规矩孩子。
人们常说“上帝原谅年轻人的过错”。就是说年轻人缺乏经验,犯错误可以原谅。社会既然对年轻人有这种宽容,为何不充分利用这种宽容来为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一番拼搏?纵然失败了还可以再干;纵然可笑,也任别人笑去。“丑”对年轻人不可怕。“初生牛犊不怕虎”,许多有识的年轻人就是凭着这种不怕丑的精神做出了超越常规的业绩,令长者感到后生可畏。
社会的宽容是有限度的,人到了中年后,便会逐渐感觉到四周的苛刻,也便不想在这种气围中再“丢人现眼”了。从另一面来看,人也便从此锁定在这个层面上,难于有大的超越了。
年轻时不怕,勇于尝试,敢于碰壁,摸打滚爬,拼尽全力,老来才能不悔。
昭平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