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不在小区物业群里对公共事务表达看法的我,今天在某位热心邻居的发言后面跟着说了一句话:“小区好,才是大家好”。
只好用这种含蓄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于该邻居支持物业停车收费规则的观点。说得太直白,容易引起争论。即使如此,下方马上就有人回应了:“接下来应该考虑停车费用问题了。”
说这话的人,没有门牌号。这个群置顶的公告中明确要求:进群请修改名字,改为楼号+房号,否则不定期清理。然而并没有人清理,得罪人的事,谁愿意自告奋勇去干呢?
入住这个小区以来,停车问题一天比一天过份。先是有些车试探着停在本来就不宽,要保证汽车双向通行、电瓶车能顺利通过以及行人步行要求的路边。有了第一辆,就会有一串,很快,这样的路就纷纷变成了单行道:两车相遇,必然有一辆要后退,一直到有错车的空间。然后,入住的人日益多了起来,车就开始停放到单元门口和消防通道上去了。物业公司每天派了几个老人家保安,往这些车的玻璃上贴提示单。这些单子贴得很牢,撒不干净,于是有些车几乎一整面的玻璃都被这样的提示纸残骸布满了。
人的颜面,是需要才会有的。如果人不要它了,贴什么在车上都是没有用处的。于是车照停,单照贴,一天天地这么对付着,终于到了不得不面对的时候。毕竟小区是有消防要求的,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公权力介入小区环境的事务了,必须整改。
车位,其实并不是没有,也不是不够。小区有地下双层车库,地面也有一些,总的数量是不少于户数的。即使有的人家有两辆车,甚至个别三辆车,综合未入住的户数考虑,还是够了的。既然如此,路面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乱停的车辆呢?
无非是一个字:钱。
买一个车位,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相当于一辆便宜的买菜车了。租一个车位,也有点贵,可能好几天的香烟钱或两瓶烧酒的钱就没了,反正小区车辆不是按时间收费的,干吗不随便停呢?谁能把我怎么样呢。秉着这种思维,路面上就有了那些车。其实看着多,和总数比起来并不多,我的百分之十定律在这里依然有效,散停车辆据物业的统计,就是占总数的这个比例。
再按照幢数分摊,我们这楼里大约应该有十多个名额。这是从统计学的角度去看。事实证明它多少有点科学。物业甫一公布实施收费规则后,群里一片质问之声。先跳出来的自然是反对者,支持的人都没有什么特别要说的。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没有改名字。我特意观察了一下,说话最多,问题最尖锐的,统统符合这个特点。
他们,就是那百分之十。就是开着好车,没有车位的、吃着大餐,没有钱交费的人群。我相信,有很大概率,单元门口那永远无法彻底杜绝的乱扔垃圾袋的数人之中,是和这部分人重叠的。这些人就是不守秩序的个体。
从进群开始,就不守规矩。除了他们,所有的人都按照要求改了,这样有个什么事情需要物业出面,人家也不用每次都要问一下:请问你几零几?另外,也可以避免广告和骗子混入群中,这是一个为所有群成员好处着想的规则,他们不肯照做。说到这,我真的觉得物业太拉胯,为何不按照规则把不改名字的人请出去呢?这样他们下次再要进来,估计就不得不改一下脾气了。
这部分人跳出来,开始了他们最擅长的质问、嘲讽与抗拒。竟然还有人扬言实施收费的第一天,他要去堵在门口不走,或者,要交现金,拿个百元钞让门卫找零,最好后面堵成长龙,这样会引起更多业主的满,从而倒逼物业收回规则。
其心可鄙,其心可恶。
我向来支持主张自己权利的人。但不是这些人。对于他们的自我主张,当然是要尊重的:你觉得住在这里,停车自由不应受到干涉,那么你就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问题:起诉。这样一边腆着脸占领小区本不富裕的路面空间,一边不付出任何成本,却要让大家共同承担糟糕的环境,让那些大部分花了车位“巨资”和管理费,却享受着和他们一样糟糕的环境的人去一起共情?
若要主张物业不该收费,自然也是可以。我支持物业,不是在支持收费,是在支持治理乱停车。如果不收费能治好,岂不皆大欢喜?反对收费的人,若有志气,便不要开车进来,若有境界,便不要开车代步,若有大勇,便闯卡直冲,岂不快哉?如果这样,我倒要大姆指为他们竖上一竖了。
现实是,这些人永远只敢偷摸地乱停、躲在人群身后起哄。所谓小人是也。
不守秩序者,多为小人,吾辈当不敬而远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