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过之次第

作者: Fwx烟雨倾城 | 来源:发表于2024-05-29 13:34 被阅读0次

李叔同在《改过实验谈》中写到:

总论者即是说明改过之次第:

首先,学

须先多读佛书儒书,详知善恶之区别及改过迁善之法。倘因佛儒诸书浩如烟海,无力遍读,而亦难于了解者,可以先读格言联璧一部。余自儿时,即读此书。归信佛法以后,亦常常翻阅,甚觉其亲切而有味也。

深以为然!

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常说知书达礼,儒家的仁义理智信,温良恭俭让,是中华血脉中不可动摇的精神属性。

可现实社会,很多人以为这都是老古董了,过时了,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什么仁义理智信,只要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什么温良恭俭让,这是个竞争的社会,什么都得争,你让别人不让,难道让自己做一个傻瓜?

却不知,人们的骨子里,都对仁义理智性充满敬仰,最坏的人暗地里也佩服好人。

孔子早就说过,人无信而不立。可见与人相处,信誉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人凡事都从自身出发,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试问,这种人谁敢与之交往,又能走多远呢?

所谓争者不足,让者有余。

中国人是很奇怪的民族,只要你让对方高兴,他是很讲道理的。

其次,省

既已学矣,即须常常自己省察,所有一言一动,为善欤,为恶欤?若为恶者,即当痛改。除时时注意改过之外,又于每日临睡时,再将一日所行之事,详细思之。能每日写录日记,尤善。

这让我想起了孟子的吾日三省吾身。

日行一善。一年就是360善,老话讲,行善之家必有余庆,行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与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与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太上感应篇曾说,福祸无门,为人自招。

如果想要运气好,那么就要与人为善,正念、正言、正行,做一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公子。

最后 改

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伟大之人格。故子贡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又古人云:「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诸君可不勉乎!

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佛陀也曾说有两种人最为可贵,一是不造恶业的人,二是知过能改、并且忏悔永不再犯的人。

我们不是先贤哲圣,我们不是高德大僧,我们是凡夫俗子,凡夫俗子就会有贪嗔痴慢疑的习气。

人生是一场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修行并不一定就要出家,生活就是修行的道场。

只要修得清净心,又何惧世间繁华。

正如林徽因所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学,省,改,改过之次第,一一践行,必有所获。

相关文章

  • 李叔同《说佛》学习笔记10

    改过实验谈 总论者,即是说明改过之次第: 1、学 须先多读佛书儒书,详知善恶之区别及改过迁善之法。 2、省...

  • 了凡四训

    立命之举、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 2019-07-01

    迁善只在当下:行善须先改过 人之德行想要继续积蓄,就要迁善、行善,如此,何时始?当下。人之要善行之前,需先改过。...

  • 书目2018-12-14

    改过迁善的书目: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徳之效。 《 文昌帝君阴鸷文》。 《俞净意公遇灶神...

  • 养生之次第

    中医的养生之道,讲究一个天人合一。怎么合?人要顺天行道。“天”就是大自然,“道”就是规律。人要顺从大自然的规律行事...

  • 了凡四训(用勇猛之心改过)

    大家好!昨天学到了《了凡四训》中《改过之法》之第二法:改过要有敬畏之心。今天进入改过之法的第三阶段:用勇猛之心从事...

  • 致良知之改过

    补作业改己之过学人之长,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 致良知之改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之前未遇到过问题,这时候出错就难免的了,面对自己过去的...

  • 致良知之改过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过,不能光说不做,有的人知道错了,却不去改正,认为...

  • 致良知之改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工作中要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过,才能不断进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过之次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ze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