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力资源工作实操(人事、HR)
组织效能究竟是什么?(含实例 纯干货)

组织效能究竟是什么?(含实例 纯干货)

作者: 9f2c6cb87642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17:54 被阅读1次

       人力资源工作与企业经营结合最紧密的话题是什么?组织效能!

       市场下行,企业过冬,业务老大最常挂在嘴边的是什么?是的,还是组织效能!

效能究竟是什么?如何衡量?

       将各种学术难懂的定义抛在一边,我见过一个比较通俗易懂的定义,效能=效率*效果*效益。简而言之,就是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做的很好,还能赚钱。有人认为效果与效益差不多,其实不然,一个获得红点设计大奖的产品不一定能赚钱,米其林餐厅的收入利润可能不如麦当劳,效果体现匠人之心,效益则是商人之本

       效益在各企业的日常管理中通常都比较重视,绩效管理、激励机制的设计都是为了提升效益,但效率受到的关注明显小很多,尤其在市场和业务上升期,军功章从来都搬给效益最好的团队,但很少有人去盘一盘他们到底砸了多少风投的钱,请了多少大牛小牛,亦或是熬了多少个996。

       虽然我们也在不同公司的绩效指标中,窥见管理者对效率的关注(不管是华为的E/R,E/P值;还是常见的人均销售/利润,每元薪酬产出等),但对于经营管理者来说,这类效率指标有一个明显的硬伤:他们只能事后评价,难以指导资源配置。华为在对效率的关注上走的算是比较坚持的,每年人工薪酬的总包会基于经营业绩(收入或利润,不同BG不同)投放,但大部分公司还是对效率、编制的把控表示头疼。

效率指标如何指导资源配置?

       效率(以下仅对人力效率探讨,不含业务效率如周转率等)分析若要指导资源配置,最关键的是要将人与工作对象挂钩。不同工作的对象不同,分析方式也不尽相同,咨询顾问的工作对象可能是项目,医药代表的工作对象可能是医院或医生,所谓效率的高低,无非是在有限的投入中,能服务多少工作对象,完成多少工作量。

效率指标分析实例(地产开发行业)

       以地产开发的效率为例,由于其工作对象是项目的开发,因此每项目人数是一个很好的分析指标。概念听似简单,但操作难度不小,在实操过程中,存在以下难点:

1.联合操盘模式对项目数核定的难度

2.不同项目规模/属性的项目不能横向比较的难度

3.非一线的平台管理人员的界定和分摊方式

联合操盘模式对项目数核定的难度

       近年来,为了分散投资风险,借助合作杠杆快速做大规模,联合操盘成为地产界的主流开发模式,两方甚至三方共同开发一块地块,你负责工程/采购,我负责设计/成本的模式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项目如何核定?是0.4个还是1个?

       为了解决联合操盘模式对项目数核定带来的挑战,拆开分析再汇总是一个解法。某区域一共20个项目,但其实操盘设计的10的,操盘工程的5个,那么先分而计算,各自除以与之对应的人数数量(如:设计20人,工程30人),得到各职能条线的每项目人数(设计每项目2人,工程每项目6人),再最终加总得到整个项目的每项目人数。

不同规模/属性的项目不能横向比较的难度

       同样是项目, 50万方与10万方,商业、住宅或是一二级联动项目,差异巨大,难道都作为一个项目来计算么?非也。根据项目规模、属性的特点,往往要设置项目系数(如:30万方以上的项目按照1.5计算)。更为复杂的一点是,各职能的项目系数影响因素还不相同,工程与规模因素更大些,设计可能和是否标准化的关联更大,各职能在设定项目系数时都必须体现业务特点。

非一线的平台管理人员的界定和分摊方式

       就算项目数为0,投资、人力、经营管理可能还是需要配人,这类与项目不强相关的人员投入如何纳入“每项目人数”的考量中,统筹计算,也是值得斟酌的关键点。

内外部对标是效率提升的关键所在

       当你发现a区域每项目人数20人,而b区域却要40人,这个数据对任何经营管理者都一定触目惊心。为何在公司同样的体系、流程、制度下,差异如此之大?这背后究竟是人员能力的差异?亦或是组织架构设置的不同?还是业务玩法的不同?

       我们继续刚才的地产实例,进一步对效率进行分析后发现,原来a区域在联合操盘项目中管理的较为高效,对不操盘的职能几乎不用投入人数,而b区域,虽然不操盘某些职能,但由于对合作方的质量进度不满,仍然投入大量人力;a区域的项目相对集中,b区域的项目分散在不同城市,难以对人员高效利用……等等,这些发现都作为了内部管理提升或者未来业务选择方向的输入,让人力的效率分析真正驱动了业务。

       如果视角更广一些,对标外部,收获可能更大,原来A公司的案场收银已经全部实行了信息化,因此案场出纳的岗位不再需要,每项目人数就比我们精简;原来B公司的工程充分利用工程监理的价值,大大减少了公司内部工程人员的配置……由此带来的业务对标价值更大。

回到“效能=效率*效果*效益”

       当然,效率只是我们追求的一个方面,过度关注效率肯定会带来效果的打折,效率的提升也不是无止境的,不同公司在不同阶段也要有所侧重。比如说: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更该关注效果;低成本战略的公司重点关注效率,目标聚焦战略的则要保证均好,最终无非是提升企业的效益。

更多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毅人议事

毅人议事

全球顶尖HR咨询公司Hay Group,翰威特资深咨询总监

现任旭辉地产集团总部组织发展

组织发展、动机解码、素质建模、领导力发展专家

干过咨询,做过甲方,创过业,打过工,HR圈中混迹近10年,与你聊聊那些 “人” 与 “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组织效能究竟是什么?(含实例 纯干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bp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