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中国文化中独树一帜。古往今来,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人们都爱极了一杯茶汤。四月天,晨起,从宜兴紫砂大茶罐里取出收藏的普洱熟茶茶饼,掰下一块儿煮来喝。不管绿茶红茶,是茶就好,每天早上饮上一杯茶自是少不了。
俗话讲,普洱越陈越香越值钱。普洱在热水中,伸展开了身体,浓酽的色彩泛着红光,普洱没有多香,有着是舒展筋骨一般岁月的沧桑。茶汤倒入杯中,就那么静静卧着。犹如被融化的南红冰红种玛瑙,色诱难挡。加入少许鲜奶,那乳白冲入红色的海,碰撞出春天的暧昧气息,赴一场约会,春日里的红茶才不会寂寞。
3、4月里春茶上市,明前茶自然价高。价高的原因,只因头鲜茶叶的形状。明前茶,就是一片叶一片刚冒尖儿的嫩芽。羞羞答答,满脸绿色的绒毛,像只绿色的小毛笔,又有点像未开脸待出嫁的古典美人。细嫩之中,美倒是美了,口感鲜亮,不经世事,三泡两炮失去了味道。
清明太早,立夏太迟。好茶当在谷雨前后,张力十足,茶香浓烈,似乎更对了凡人凡事,喝茶虔心滋味锐利之胃口。虽然茶不比酒,越喝越淡,但茶汤可雅兴,茶汤可怀旧,茶汤也可作了岁月图画中的花蕊,无比娇媚可人。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特色,杭州出龙井,苏州出碧螺春,南京出雨花茶,信阳出毛尖,安吉出白茶,老白茶茶饼可以药用。安徽祁门出了红茶,桐城出小花茶,而太平猴魁则是茶叶王国中五大三粗的汉子,一片起码六七厘米之硕大,跟安徽地方黄梅戏的低调奢华倒是较为相符……
受到父辈们熏陶,我十几岁开始了喝茶,天南地北,各种有名的茶和无名的茶都有品味过,包括野茶。在几十年茶汤从容不迫的浸泡中,发现喝了不多的北方花茶特别京津盛行的“张一元”倒是始终维系着心头之好。“黑茶是上古文章,红茶是唐人传奇,绿茶是宋人小令,花茶是明清小说”
北京张一元茶庄是京城著名的老字号,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店名取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张一元的茶叶来自于福建、浙江、安徽、云南、四川等省,绿、红、白、青(乌龙茶)、黄、黑、花茶等茶里,顶数花茶最好。
每次去北京,必捎上两斤花茶打道回府。进入“张一元”的店铺多少有点舍不得离开,被茶香花香热情地拥抱着,谁都不会乐意轻易拒绝。平日里养花不成,没那耐心,喝茶倒是独好茉莉花茶这一口了。
茶汤记忆中出现一次被截了胡的场景,在青岛航校近三年未回家,五一节,母亲自家邮寄了罐北京“张一元”茉莉花茶,以解相思之苦。一只大茶缸子内的花茶被开水的热力冲撞的肆意绽放着花朵,我那陈旧日式宿舍里霎时满室生香,抿一口,心悬在于半空中,舌根儿生津润喉,美滋滋差点三呼万岁。
一杯茶汤下去,第二茬水还烫嘴呢,到访一南京战友,那时可没有一次性杯子,只好不做招待,琢磨着闻到了味儿也算分享。没有料到,哥们真铁,也不客气,聊着聊着,自然而然,“张一元”落下了他的肚囊。得,这回该轮到三呼友谊万岁了。 花茶,养得起逸气且得趣!
杨春燕2020清明假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