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趣事中秋收的那一年,我们在地里干活,天下起了雨。
我们急急忙忙往家走,路上碰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赤着脚,光着头,衣衫不整,在雨中奔走,那腿和胳膊摆动的样子,有趣极了。
我敢说,若拍上电影定是绝妙的镜头,我们不认识,以为邻村的,问他哪庄的?什么不说。只是一味滑稽地往前赶路,毕竞是个孩子,如果是我弟弟或我妹妹我一定会把苇笠让给他,我毫不犹豫地把我头上的苇笠取下扣到他头上,他挺高兴地戴着也不拒绝,跟在我们后头。
我们一个劲地说:‘快走,快走!"本想什么时侯分道走时再要回苇笠,不想,那小孩就是本村的。
这件事似乎没什么可写的,只一个小亮点,苇笠,那种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怀。
其实类似举手之劳的小事我真的干过很多,记得在镇驻地上学时那年十五岁,星期六步行回家,走到医院西边,看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奶奶背着从树林捡的一筐鲜树根很吃力地走着,我走过去接过来走了有一里半路把她送到家,那时我很瘦弱,也累的够呛,这不需要别人要求,自然而然按照本能去干的。
如此悲悯的心,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我成家了,当父亲得知小孩的老奶奶二十五岁就守寡,含辛茹苦一辈子自个儿拉扯大两个孩子时,父亲对我说:“她是个苦命人,你有什么好吃的,自己少吃点,也给她点,"我做到了,冬天里煮了地瓜,挑最软的用包袱包好,揣在大袄里,大老远崎岖不平的路送去,她最爱吃热地瓜,这不过是举手之劳,有一些孙媳妇是不屑于做的。
中秋节,他爸爸不在家,我和孩子吃一点我妈妈给的我腌的咸肉,那时沒冰箱,我要给她买斤鲜肉送去。平时经常去送莱什么的,去天津打工,中秋节寄钱来买东西,她也有一份。那个暑假,我找了人暂时替着我的活,回家陪孩子过暑假,我怕这个假期孩子光玩浪费了。
回家后,去看小孩的老奶奶,其时已经不能走路,扶着櫈子走。身上的衣服很脏,床上的草褥子湿漉漉的,臊烘烘的,她没有女儿,没人给她洗洗,我把草褥子给拆了,连同那些被褥也拆了,加上她的好多衣服弄到水库,戴上一副很长的皮手套全部给她洗了。一个上午天好热晒的不轻,我觉着,我还年轻,为一个老人干这点事无所谓,她即便不是小孩的老奶奶随便是别的老人也没什么,我没有去想应该谁谁干,.还挨不着我。我只是顺着我的本能去做。
我又去干活了,冬天里,.小孩老奶奶去世了,没打通电话,我不知道,没回家。
我想,这样也好,我是个不会哭的人,虽然我没有回家,但是,我心坦然,她活着的时候,我已尽了最大努力对她好。|.
我也常常想不通,自已从小到大一直就是这样善良有爱心,为什么命运对我这么不公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