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放手的过程。
在放手的过程中,人会有一些什么都不想做的感觉。从前半生不停地追逐和获得,到后半生慢慢学会对很多外在的、内心的东西放手,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我们越早放手,就越能让自己进入“什么都不做”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活得更加坦然。比如,对于童年的很多经历,其实我们是在慢慢地离它们远去;对父母的一些内化的感觉(依赖感等),我们也是在一点点地放手。
面对任何分离,我们都要充分表达自己的任何情绪,表达得越彻底,分离得就越清晰,就更容易走向下一个阶段。很多内在小孩的痛苦,来自在面对分离时没有充分地做出表达。
比如,在成长早期,重要的亲人离去、同学毕业等等,当时我们可能用某种看似坚强的态度抵御过去了,但其实悲伤、难过或是愤怒的情绪都没有充分表达出来,它们积累在内心深处,在将来的某一天会以同样的方式,再次让我们陷入困境。
我们不断和自己灵魂之外的任何事物结束关系,分离、放下,其实是灵魂开始真正显露的过程,也是内在小孩逐渐成长的过程。
我把什么都不做、放下很多东西称为“生命的留白”。如果生命的开始只是一张白纸,可能在中年以前,我们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全身心投入,用各种色彩和线条把这张纸填满,使其绚丽多彩,没有一丝缝隙;而在中年以后,我们会慢慢开始给这张纸留白,擦掉一些东西,分离一些角色,放弃一些念头,慢慢让这张纸恢复到它原来纯净的样子,只剩下某个区域的几个点,这就是生命的留白。
最后,直到死亡把我们带走,我们漫长的一生也变成了苍茫宇宙中一段微不足道的留白。
试着允许自己什么都不做,而非强迫自己什么都不做。
节选自《看懂自己的脆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