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零异乡快20年了,老家小村子里的很多人很多事已经开始模糊了。每每念及童年那些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事,有一个没出五服的三叔的形象总会跳出来,成为浮在模糊背景前的最清晰一帧。
之所以记得清,是因为他跟村里其他人不一样,用老家话说就是“个一路”。
三叔长着国字脸、浓眉毛,站立如松,话声似钟,眼睛炯炯有神,常年穿一身藏青色中山装,看上去不像是庄户人,倒像个城里的干部。三叔是那辈人中为数不多的高中生之一,算是村里的文化人。时运不济,没能跳出龙门考上大学,也没能跳出庄稼地混上公家饭。高中毕业后,依然回到村里,跟老辈人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是上学就像是作陶艺。上学前,每个人都是陶土,经过学校的加工,有的人成了工艺品,摇身一变,成了城里人,过上体面日子;有的却只是个普通的陶罐,依然面临向庄稼地讨生计的命运。但哪怕是普通的陶罐,它也不再是当初的陶土了。三叔是普通的陶罐,但已不是当年的陶土。虽然人回到了村子,但长了知识、长了见识的他,心远着呢,梦也远着呢!他要成为小说家、诗人,每天与书香为伴,而不是与泥巴打交道。
庄户人的心思都在几亩地上,天旱了,雨涝了,庄稼里长草了,花生窜苗要打矮壮素了,都是要关心的。不上心不行,一家人的生计都在这上面,娃儿上学的钱、老人看病吃药的钱、过年添置新衣服的钱,都是要从地里刨。每天天蒙蒙亮,村子里便热闹起来。媳妇们烧火做饭的烧火做饭,喂鸡的喂鸡——“咕咕咕,吃喽”,汉子们有的背着手牵着牛,有的只扛着锄头,见面打个招呼,都往田里去了。“恁家的花生苗都出了吗?”“出了一些,不齐,再过两三天该抠地膜了。”“泼水浇地的长得就是快,俺家的才刚冒头呢!”这时,他们看上去都不是农民,而是胸有成竹的将军,满地的庄稼都是士兵。他们要带着它们去打赢生计这场仗。三叔从不关心这些。他家地里的草比庄稼还高哩。被家里人催不过了,才日上三竿扛着锄头去地里对付几下,一会又回家闷在屋里——看书、写诗。
三叔家有不少书,大多是中外名著,比如《茶花女》《战争与和平》等,也有现代诗本。他的书架很“古朴”。把拇指粗的钢筋打进墙里作支撑,再铺上几根树枝放书。书架大约两米长,记得大概有四排。还有一些凌乱的堆在屋角。这些书都是翻了很多遍的,书面翻破了的,他就打浆糊把裁好的牛皮纸粘上去。我经常去蹭书。家里人知道了,不让去,说是看的是闲书,会耽误学习,便只好偷偷跑去借。三叔是不借的,磨蹭久了,就会像图书馆一样,让我填个借据,再三叮嘱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三叔不写小说,写诗,现代诗。写诗的本子很特别。那时村里人吃烟大多是赶集买几斤烟叶子,抽的时候取一片,搓碎,或是用烟袋锅子,或者用小孩写完作业的本子圈起来——裁成约两指宽长的纸条,取一两捏烟碎放上,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纸片一头,右手顺势圈起,旋紧,把纸尖放到嘴唇上抿一点唾沫,粘住。另一头,也旋出一个帽尖尖。一支烟圈成了。也有吃廉价的成包的烟的。三叔就把这些烟盒捡来,把烟盒和锡纸分别展开,或用镊子夹住,或用针线钉起来,作为本子。笔也是简易的。买来圆珠笔芯,外面层层圈纸,变成了笔。诗就是用这样的笔写在这样的纸上的。
诗写了很多,却是一篇都没有发表,更谈不上什么收入。日子很难过。三婶是个很朴实的农村妇女,记忆中经常笑。苦中作乐也笑。他们有个小孩,应该是患有软骨病,站不起来,也喜欢笑,笑起来也很甜,但因为病的缘故,笑起来脸会有些畸形,让人很心酸。
三叔沉迷于他的创作,不打理庄稼,也不去打零工。大人的生活差一点还能忍受,但每天看着小孩子天真的渴望的畸形的笑,又没有钱去医院诊治,对妈妈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心痛。三婶偷偷地跑了——这种事,在那个年头很常见。再后来,三婶偷偷回村把孩子也带走了。再隔了两年,三叔也出门了。院墙上长满了草,斑驳的大门紧闭着,没人知道去了哪里。
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