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成长励志
贫穷会激发奋斗精神吗?

贫穷会激发奋斗精神吗?

作者: 松鼠财智 | 来源:发表于2019-04-01 14:21 被阅读22次

文:王小五

之前写了一篇文章《贫穷一点也不值得赞美》,在头条号评论里边,有人支持,更有人反对。

反对的观点集中在:贫穷磨练人的心智,让人更加坚强、更加努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似乎在匮乏条件下,人更能做出正确选择,获得坚强、努力的品格。

但是,这是真的吗?

我认为“贫穷一点也不值得赞美”,那么当然,它连对人做出正确选择、养成奋斗精神的贡献,都微乎其微、不值一提。

(注:文中出现的“贫穷”是指贫穷这种状态或者环境,而不是指穷人,这是两个概念。人平等而珍贵!)

贫穷不可能提高人的选择能力

贫困家庭的孩子成熟早,他很小就接触跟生活有关的一切——柴米油盐酱醋茶,每样都不容易。他不会每天想着琴棋书画诗酒花,而是会扛起家庭的重担。

然而,他即使早当了家,成熟起来,也面临选择。

人的一生,几乎都由选择决定,每一步都做出正确选择,才能收获。

他可以选择去学校读书,也可以选择去工厂打工,或者留在家乡种地。

我们都知道,他应该去上学,努力学习,上中学、上大学。

但是,早当了家的孩子,会不会有长远眼光和智慧,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答案当然是——不会。

因为这来自于家庭的眼光和智慧。

一个家庭的眼光和智慧,决定成员的天花板。

如果父母有长远眼光,正确的做法一定是砸锅卖铁、拳打脚踢让孩子去上学,没有第二条路。就像大城市父母,周末亡命于孩子的补习班。

可是,早当家的孩子的父母,大多也没有主意。他们哪能知道,要选哪个呢?要下多大决心呢?要采取什么方式呢?

他们周围砸锅卖铁、拳打脚踢让孩子去上学的人,为零;而选择或默认孩子去工厂和种地的人,多得数不清。

所以他们的孩子,即使早当了家,大多数还是选择去工厂或种地。

早当家有何用?无非把后边的事情,提前几年去干。

选择造就人,“贫穷限制我的想象”,更限制眼光、见识、智慧,选择错误、方向错误,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是南辕北辙、离题万里。

贫穷不可能更容易激发人的奋斗精神

奋斗精神如何产生?

我们看一张图。

这是一张传播广泛的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图,它显示人的需求,自下而上不断升级。

当生理需求不满足时,人的奋斗主要集中在吃饭、穿衣、喝水等;满足之后,人开始追求安全保障;之后追求社交归属、尊重需求,最后实现自身的价值,实现理想抱负。

这张图告诉我们,向上的道路没有尽头,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

奋斗精神,来源于需求。

需求不是欲望,而是欲望+自信办得到。

当一个人想要一个东西,又觉得能办得到,就会激发奋斗精神。如果觉得多么努力也办不到,那只是欲望,不会激发奋斗精神。

举个栗子,人人都想实现“挣一个亿的小目标”,但对多数人来讲,这只是欲望,不会激发斗志。

欲望+自信办得到,产生奋斗精神。

第一个问题:贫穷,更能产生欲望吗?

欲望的强烈程度,和贫富并无明确关联。贫困或富有的家庭,都可能产生改善现状的意图,也都可能安于现状。

贫困家庭,温饱问题解决之后,追求更安全更稳定。但很多人不想太折腾,宁愿守着一亩三分地。

富裕家庭,追求更广泛的社交、自我实现。但也有人止步不前,或走入歧途,一夜回到解放前。

很难分辨哪种家庭或个人,有更强烈的升阶欲望。你可以举出来贫困家庭的例子,也有很多富裕家庭的例子。无法证明真,也无法证明伪。

但有一点可确定:在我们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贫穷并不比富裕更能激起人向上拼搏的欲望。

第二个问题:贫穷,更让人自信办得到吗?

这显然很荒谬。

我相信,没有人会怀疑这一点:富裕更容易让人觉得能办成一些事,而贫穷更不容易。因为人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于——经验。

富裕的家庭,在现实的打拼中,积累了或大或小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又被现实,不断验证,不断调整,正向积累的作用不断显现,形成更有指导意义的新经验。

而贫穷的家庭,积累的经验,并不能让人更好地适应环境,否则,现实早已改变。处在其中的人们,本身就处在错误的轨道上,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参谋,互相传授,最后得出认为正确的结论,并依此施行,实际上却被错误的轨道引向错误的结局。

正向的成功经验,会增加预测未来的准确度。

人的自信,来自于对未来的把握。越能把握未来,越自信;越不能把握未来,越不自信。

富裕的环境,积累更多正向经验,能更准确地预测未来,更容易自信;贫穷的环境,积累正向经验很困难,很难预测家庭和个人的未来命运,或者预测错误的概率更大,难以把握命运,对自己的预期不断降低,进入恶性循环。

成功是成功之母

同样道理,有一句堪称经典的谎言流毒甚广——失败是成功之母。

纯属无稽之谈,从来没见过成功为何物的人,如何创造成功的事物?

很多人会举爱迪生的例子,他实验几千种材料,失败了几千次,最后从失败中成功发明了竹丝电灯。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爱迪生儿时在母亲的指导下,成功操作了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15岁时救了一个男孩,男孩父亲传授他电报技术;21岁时,发明投票计数器;22岁时,发明普通印刷机;27岁时,发明同步发报机;30岁时,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留声机;31岁时,爱迪生才开始研究电灯......

看到这,还会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吗?

如果失败是成功之母,清末为什么要开展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为什么要师夷长技?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为什么要派出赴欧美考察团?现在国家为什么要有留学基金委,每年派大量学者访学欧美?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上学?难道都是为了从别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吗?

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正向的经验和正确的做法,当了成功的垫脚石。那些过程中的失败和挫折,只是正确战略里的一部分,是成功路上的警示牌,是防止你睡过头的闹钟。但它不会告诉你,起床之后,要去做什么。

贫穷不仅不能提高人们做选择的能力,也很难积累正向经验,给人做成一番事情的信心。所有关于贫穷的赞美、感谢、感动,都是错误的。

贫穷只会吞噬人。

每个人应该做的,是努力奋斗,摆脱困境,不断积累正向的成功经验;开拓视野,增长智慧,不断创造个人和家庭的进化。这跟贫富无关,这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基因,它既是精神,也是使命,我们因此而荣耀!

相关文章

  • 贫穷会激发奋斗精神吗?

    文:王小五 之前写了一篇文章《贫穷一点也不值得赞美》,在头条号评论里边,有人支持,更有人反对。 反对的观点集中在:...

  • 身边故事2:多情总被无情恼

    一个女人的最大敌人是谁?是时间吗?时间让女人老去,也会让她成熟、优雅;是贫穷吗?贫穷让女人困顿,也会督促她奋斗、成...

  •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任凭自己贫穷下去

    什么叫贫穷,你以为没有钱就是贫穷吗?贫穷不只表现在物质贫穷,还有精神的贫穷。有一种人不但物质贫穷,更可怕是精神也很...

  • 论贫穷

    有人感谢贫穷 是因为贫穷给了你坚强的意志 改变贫穷面貌的奋斗精神 有人憎恨贫穷 是因为贫穷给绝大多数人带来了无助 ...

  • 穷不过三代的真正含义

    老早听说过一句话:穷不过三代。 貌似是贫穷会激发人的斗志,穷则思变,努力奋斗,三代之后会改变面貌,发家致富。 然而...

  • 总结作文框架:英雄价值 奋斗精神

    题目:彰显英雄价值 激发奋斗精神 开头: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金句)“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

  • 穷人

    我们贫穷吗? 我们的精神上一片荒芜

  • 生活的本质

    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 你还记得生活原有的本质吗,如果我们还能重新来过,你会怎么抉择…… 我们...

  • 无论贫穷如何逼迫你将就,你都拥有不可被剥夺的讲究

    有两种贫穷,即精神贫穷和物质贫穷。两者互补影响,精神贫穷不好导致物质贫穷,物质贫穷也不会导致精神贫穷。摆脱物质贫穷...

  • 2018-10-24

    你在伤心吗?你在软弱吗? 你在自卑吗?你贫穷吗? 软弱的会刚强, 贫穷的会富足, 瞎眼的得看见, 瘸腿的跳起来赞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贫穷会激发奋斗精神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lv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