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收到了这本书,好开心,也吓了我一大跳。这是一本厚厚的个人专著,是她几十年工作经验的总结。作者朱小曼,以前好像听说过这个名字。
全书共577页,近62万字,从道德与价值观教育、情感发展与素质教育和教师人文素养与教师教育三个角度展开,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是围绕心灵成长开展。
在序一里,通过顾明远教授,我能感受到,朱教授善于吸纳不同学科的知识,其作品比较晓畅、好读,这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害怕全是过深的理论专著,会让自己头大无比。其次,我能感受到朱教授在素质教育方面的研究很深入,尤其是有关人的情绪情感等心灵方面。其三,朱教授呼吁素质教育中的情感人文素质,并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研究。这些都突出了她个人研究的方向,为下步的共读也确定了大致方向。
在续二里,我当然知道朱小曼教授是鲁洁的得意门生。借卢教授之口,我能感受到朱教授专注于学术,并且特别敬业,尤其探讨教育与人的情感、道德、精神发育的关系,这是她终生选择研究的方向。在这一方向的前提下,她的工作经历及环境都与她的研究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在这一点上,的确会开拓视野,有很多观念值得借鉴。
在自序里,能感受到朱教授的谦虚,更能关注到她关注心灵方面的研究重点。借她关注的方向,她已经在实践中多次引领,相信他的这些总结和研究成果会给我们诸多的启示。
对于共读来说,62万字,大约每天阅读2万,至少需要一个月。这期间,必须天天坚持,阅读反思,挑战不小。对于教授、学者而言,他们都是很谦虚的,在理论层次上,一定有很大的“代沟”。挑战无极限,我,我们一起同行。
码完这些文字,我在想:我看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都说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我想阅读亦是如此。阅读理论著作,往往会读不懂,所以要做好这种思想准备,尤其要借助《阅读一本书》的理念,不管懂不懂,先按照阅读计划读下去,行动起来,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