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桧”其实就是油条,北方的一种小吃。这个名字的来历还与一个民族英雄有关,故事由来已久。
相传在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于风波亭,令民怨沸腾。如今我们在各地的岳飞庙里,都能看到那几个人谢罪的石像。他们被五花大绑,跪在地上,接受世人的惩罚。
听说,当时风波亭附近有个卖早点的摊点,他们听闻此事悲愤不已,就抓起面团,分别搓捏成如秦桧和王氏的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投入油锅里炸,并称之为“油炸桧”。
后来这也成了一款令人喜爱的面食,改名为油条,有的地方人称面托。不过油条的形状大都是长条形的,而面托会是圆形的。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油条,街上做油条的就在我家胡同口。每次经过那里,看到那刚做出来的油条,就会馋得直流口水,有时在家里也能闻到大老远飘来的香味。可惜我们买的不多,两家大人不说话,因为一些琐事纠纷,吵架后就不来往了。或许这也是我多年以后喜欢油条的原因吧!
长大后来到外面,我发现了另一种类似油条的面食,人称油馍头。细长形,小而短,做起来方便,吃起来也很快。几块钱就一小筐,好多个,搭配胡辣汤,味道也是一绝,简直是标配。
去年我突发奇想要做这款美食,于是在网上看着视频教程操作,竟然成功了。每次只需要很少的面,加上水和鸡蛋酵母粉,打成面糊等待发酵,然后将面糊装进裱花袋里,挤成小的长条形就可以了,等待炸熟出锅。刚做出来真的很好吃,受到了父子俩的好评,可惜我们不经常吃油炸食物,我也总共做了两三次。
我从生活中的这款美食,也领略到一些人生感悟。每个人都像是油锅里的面食,需要经过时间和温度的考验,才能变成美好的形状。如同钢铁也需历经千锤百炼,才能练成好钢。人生也是一样,要经历雨雪风霜,克服艰难险阻,才会迎来曙光。
前几日,我又突然想做油馍头,于是按照记忆中的流程操作,结果翻车了。原来是酵母时间长失效了,面始终不发。我在火上加热水,使其发酵,竟然快把面蒸熟了,后来干脆把面烙成饼,味道也挺好,幸好没浪费食材。
油炸类的面食,应该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叫法不一样,你们那里还有什么名字呢?欢迎留评!
油馍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