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通天塔》有感

作者: 姜白茶 | 来源:发表于2021-05-04 00:26 被阅读0次

最暗的夜,最亮的光——致敬孩子

      看完电影有种安慰,因为我自己是个长不大的人,无论生活怎样撕扯,我的内心永远是像个孩子一样喜欢吃糖!我不喜复杂,但却时常被情感困扰。所有在身边的,不在身边的,那些一起长大的人,他们变得睿智、冷静,连聊天的时候也会别有目,有所觉察这点我就不像个孩子,坏的我会视而不见,好的我选择赤诚。

      LVV在上学时代说过我最多的话就是“别装了吧,好不好”,十年后他娶了我,告诉我:“你怎么还是老样子”呵呵,哪个样子,装可爱?卖萌?因为有瘾啊~,我已经习惯了没有恶意的做作和单纯,只想让自己一直孩子下去,因为孩子的瞳孔里有光,而不是人老珠黄。

      无数个这样的大下午,我拉着窗帘,透着阳光躺在床上,屋子里没有“家”的琐碎,洁净有序,我抱着平板。整整一下午,带上耳机,沉浸在电影带给我的本不属于我的时空里,我可以睡觉,偶尔可以看书,我的手和脚丫失了温度,只有一颗打着补丁的红心盖着悄悄在跳动。漫长的生命,点点滴滴的溜走在这铺洒阳光的墙上。

      电影里最打动我的情节莫过于那个红衣妇女在荒野里游走的样子,我的心被揪的生疼,红色是生命的颜色,丝袜破着漏洞,一片荒芜的之中,那抹红色显得那么扎眼和脆弱,其实,自己被暴晒饿死,是没什么可恐惧的,至少让我看着没什么感觉,恐惧的是那份自责,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抚养大的生命因为自己的愚蠢慢慢结束,这才是绝望点所在,那一望无际的荒芜,像极了这个社会,有时候又不知道该怪谁。

      正如今日早上停车,门卫说满了,我远远望去明明就看到了有位置的,Lvv告诉我有些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只有这点小权利去刷下自己的存在感,所以,勿争勿扰,不必理睬,没有这点证明他有可能真的会活不下去。我就特羡慕他天生就有转化负能量的本能,而我不行,生活中,我就负责当个生气的孩子去抱怨和指责,然后等待他教导。我有太多不理解,我也不想理解,而他总是什么都理解,包括我,但有时候我想他可以不这么理性,可以和我大吵一架,像个孩子一样,然后我们再和好如初的去看场电影。有时候期待吵架,也是一种别样希望。

        好的电影都是不知道该怪谁的,“通天塔”就是一部不知道该怪谁的电影,责怪社会?责怪该死的繁琐程序?责怪国界?则怪孩子?他哪里知道死亡是什么,上帝在捏了亚当和夏娃的时候,该隐杀死自己兄弟的时候,从那欲望和愤怒被开启的时刻,我们从土地里拿走太多的实物,我们从森林里杀戮了太多的血肉,当外在的野蛮探求满足了我们的嘴巴和性器官以后,我们人老珠黄,离开人世。眼睛、耳朵、嘴巴、鼻子还有躲在下面的空洞,身体从出生起就没有停止过消亡。

      与我而言,这更是一部提心吊胆的电影,心里始终有条防线,少年少女对性欲的渴望无关乎道德沦丧,父母对子女间的爱无关乎血脉,情爱放于生命面前无关婚姻里的琐碎,当这一切融于社会,融于自然,我们卑微的犹如一粒尘埃,高跟鞋和丝袜在荒漠里的画面虚无至极,低头看看我们自己给自己都做了些什么啊,我们规定制度,我们制造舆论,我们自欺欺人,然后引发思考,然后我们不用想着触摸上帝,头顶的彩虹在撒谎,洪水的诺言像是洪水猛兽,激荡心房。

      孩子想,我朝着巴士来了一枪,就被冠以暴徒之名,我知道我无意间伤到了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女人,我知道错了,我不是故意的,求你们不要逼迫我的父亲,救救我的哥哥,救救那个女人,让主宽恕我的错。墨西哥的市集上,裸露的脂肪和肉招来一群蝇虫肆无忌惮的嗡嗡扰扰,五颜六色的塑料垃圾廉价的躺在能够飘扬的任何一个角落,来自各地的人们拥挤在一起,说着不同的语言,叽叽喳喳探寻不到自己来时的路,迷失中寻找自己,又在迷途中捧起羔羊。

        对于这个世界还有生活,我彻夜辗转思考,累了就睡,饿了就吃,我极力追求属于我的,我与生俱来的那些就躺在血液里的东西,尽力逃离规则和偏见,甚至从上学时代我就写下我的这一切逃离计划,我的所有梦想都来源于逃离他人,我所有的力量也都来源于反社会,反社交,我努力使得自己变得强大,努力保护好自己的感官,吃蔬菜本来的味道,记得走路,记得要晒太阳,记得记录来时的路,装着做孩子,像个孩子一样看书学习,探求世界,探求宇宙,坚信不必非要罢黜肢体,也能守心。

《圣经》里说:“你们如果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国。”

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

孟子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

最暗的夜,最亮的光,童心万岁,纯粹最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通天塔》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oq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