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倦

作者: 大白菜小豆腐 | 来源:发表于2018-07-02 23:05 被阅读94次

    连续两周思想游走于《蒋勋说红楼梦》《汪曾祺作品集》和陶立夏的《练习一个人》。

    书在任何随手的地方,在书桌、在床头,在榻榻米上,随手即读。陪儿子写作业时随手翻、睡觉前随意翻。不连贯、不强迫、不要求、不规定,坐在那儿想起就翻几页,这样的无意识,竟看完了三本,三个作者三种情怀,三种阅读心境。

    汪老先生的书,清新悦目,每篇小文都如此亲近,文笔细腻,很久之前读过他的《葡萄月令》感念于他对葡萄的那种欢喜,雪中的心智。由此一直想读老先生的全集,如今实现,小小的元宵、一棵棵野菜,那些民俗风物的亲切、人物的真实,履痕的博闻,如春雨润物,那篇《岳阳楼记》让我心生感慨,如果有学生看过此文,2018年的北京中考会有孩子受益。再读,读他的《传神》《 谈谈风俗画》,茅塞顿开,先生想必未做过语文老师,可给我的却是语文的授课方式,一篇文章拿来就是一节实在的写作课,我是小题大做?可我就是认为恬淡、含蓄里是先生的生活。先生,好厉害啊!

    再读《蒋勋说红楼梦》又不一样,这套书搁置案头许久,全8册,初读兴趣盎然,一气读了两册,不过瘾,用耳朵听,二十多集一个多月听完了,听得当头棒喝!这哪是我少年时读过的红楼,哪是我认为的情爱故事。那时的红楼是孩子眼里的大人们的故事,羡慕宝黛的爱情纯真,他们的两小无猜。可如今看读听时竟发现是成人眼里一些孩子的故事,人世的千姿百态,世态炎凉,竟从孩子眼里微观看到,世故。一颦一笑、一言一词竟然有如此大的学问,作者一直在对比,故事前后、人物先后、人物之间,各种的比较,一集就是一个命运,一篇就是一部,一段就是一生,因果祸福皆有定数,蒋先生,思维独创!

    新读陶立夏的《练习一个人》,感觉文风完全变了,现代时尚、随心所欲。书是好友在京东售得,买一送二,结果我因缘得福,讨来一读。读是的感觉如读刘若英的《我敢在你怀里孤独》的心境,随意、流畅。思维意识流动飘摇,似乎有种想到哪写到哪的感觉,没有篇章间的连贯,更没有故事性的衔接。一边看一边记录,随意的在书上画着、写着,是她的思想,我的心。觉得这样的思想才离我近,靠着我,她写道“我望断了西洲不见人来”,我觉得是“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空旷啊!“人生这么长的旅程,一走几十年,怕的不是累,是厌倦”的悲怆!

    她走她的拉萨、翻她的岗巴拉山口, 写她的万水千山,我读,就如我去!“这些年坚持旅行,求的不是陌生风景带来的愉悦或短暂逃离给予的慰籍。我求的是一小段距离,像退后一步望入镜中”你所遇见的是你期望看到的,有些仰望一直存在。

    断断续续,蜻蜓点水,三本书浅尝辄止,隔靴搔痒般的翻翻,依然有收获。

    何为厌倦?就让最后一部作品里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做结。饮酒赏雪,有人要来啊!

    厌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厌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pr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