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图》:让人间有温度

作者: 虛靈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2-28 15:02 被阅读0次

      唐朝绘画中的人物多是贵族和宗教形象,宋代绘画中的人物则更多的来自底层。宋代画家之所以对底层社会人物倾注更多的关注,源于其时代对人自身价值的重视以及人文关怀的提升,《村医图》就是一幅最能体现宋代画家人文关怀的作品。

李唐《村医图》,立轴,绢本,纵68.8厘米,横58.7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村医图》又名《艾灸图》,为南宋李唐所创一幅风俗人物画,描述走方郎中(村医)为村民治病的情形,是中国最早以医事为题材的绘画之一。

李唐《村医图》局部

细致观摩《村医图》,一个郎中弓着腰,手持艾条,专心致志地在患者背后施灸;

李唐《村医图》局部

画面中央是被灸得呲牙咧嘴的病者,他的眉头紧锁,双目圆睁,肌肉紧绷,髭须根根竖立,衣裳散乱地围在下身;

李唐《村医图》局部

病者对面一位老妇人将其胳膊紧紧地钳制,还配合郎中按住患者的手脚,使他不能动弹;她身后一个只露出半个脑袋的人,面露同情之色;

李唐《村医图》局部

一少年使劲地按住灸治者的臂膀,且用眼斜睨着老医;

李唐《村医图》局部

画面右侧的药童手持一贴膏药,恭敬地站在一旁,像是随时听候差遣。

李唐《村医图》局部

整个画面都有一种紧张的气氛,患者表情异常痛苦,郎中治疗专注镇定,抓按患者老妇人非常用力,两个少年或恐惧或担心,拿膏药的童子非常认真。不难看出,作者对当时下层劳动人民是寄予了很大同情,这也是他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美学导师蒋勋曾讲过《艾灸图》,认为“具备人文关怀,医疗才有温度”。

李唐《村医图》局部

《灸艾图》对生命本身的关怀已细致入微,把看病难这个话题诉诸丹青的时候,也给我们带来一些重要启示,那就是社会需要健全的医疗制度和完善的医疗体系。

李唐《村医图》局部

古代底层人物在遇到疾病之时,根本不能像贵族一样享受到很好的医疗条件。于是在落后的农村,乡间郎中、赤脚医生便成为当时医疗的主要保障力量,然而这种保障力量微乎其微。有学者统计了有生卒年的宋人寿命,发现生活于社会上层的人平均寿命为64.5岁,整个宋朝的人均寿命不超过三十岁。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底层社会人民的寿命远远低于上层社会,这多半和乡村、底层的低下医疗水平有关。

相关文章

  • 《村医图》:让人间有温度

    唐朝绘画中的人物多是贵族和宗教形象,宋代绘画中的人物则更多的来自底层。宋代画家之所以对底层社会人物倾注更多的...

  • 村医

    秦先儿 秦先儿六十多岁,中等个,精瘦,面黑,眼大,光头,稀须。是秦营的,祖传儿科,不知传到他这儿几代了。先时在自家...

  • 村医

    去襄阳玩了两天,孩子吹风受寒发烧了。 在那里看了医生,医生给开了几十元的药和退烧贴,可是吃了敷了没有起啥作用,孩子...

  • 村医

    我们村里有个村医叫赵华,打小我们小孩子都怕她,因为她打针特疼!那年月她还年轻,梳着两个齐肩的小辫子,常年背着个...

  • 村医

    马上就要过年了,小李带着老婆儿子载着一后备箱的年货返乡了。 父亲老李是一名老中医,退休后回了老家,种菜养鸡过起了农...

  • 村医

    东山叶 西坡枝 树上蝉 小河的龟壳 是他的一生药剂 村里的老少没有人不找他评脉 看过舌苔 吃过他药的不知道 乡镇卫...

  • 结婚时的衣服都是借的,但她却能一辈子活在蜜罐里

    1 那年,姑姑得了心脏病,呼吸困难,浑身冒着虚汗。姑父找来村医诊治,村医说:“情况紧急,只能赶紧送医院了。” 村医...

  • 巴山深处的香格里拉

    图/文 赵毕辅 巴山深处的香格里拉 梨园古村 人间最美四月天,梨园古村...

  • 让护理有温度

    迎着朝阳,戴上神圣的燕尾帽,用最真诚的微笑,开始一天的工作。晨间护理、加药、输液、为手术患者术前准备术后宣教,“冰...

  • 人间温度

    太阳总有消耗殆尽的一天,如果地球还存在,人类将何去何从,在那遥远的一天,如果人类也还存在……………… 而今天,人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村医图》:让人间有温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rl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