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河南省商业经济趣知识
郑州楼市再遇维权潮,河南9部门“重典治乱”能否见成效?

郑州楼市再遇维权潮,河南9部门“重典治乱”能否见成效?

作者: b305bd29483b | 来源:发表于2018-08-30 09:05 被阅读16次

政策当如紧箍咒,而不是金箍棒。

买房送什么?送维权啊!

从未有哪个行业如房地产这般剧情复杂。哪里有房地产,哪里就有投诉,这个魔咒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紧紧相随。

刚刚过去的八月,并不火爆的郑州楼市,依然维权高发。北龙湖核心腹地的万众如意苑、龙湖一号,二七区的亚星·盛世雅居,惠济区的民安北郡,高新区的万科城,轻轻松松就能盘点出这些名盘。维权潮还蔓延到新郑,正商智慧城的售楼部最近尤为热闹。

几乎就在同期,河南省住建厅、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省工商局、省发改委、河南银监局、河南保监局9部门联合印发《河南省打击侵害群众利益违法违规行为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启动河南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随后,郑州市政府连续发文,将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有了政策撑腰,业主们维权底气就更足了,但这与最终如愿以偿还是两码事。这些年大家都知道房地产商吃相难看,但他们自信啊,谁给自信,当然是购房者们。

发生在郑州房地产圈的第一次维权如今已无迹可寻,但前赴后继的主角们在层出不穷的纠纷旋涡中,解锁了不可计数的维权方式。

从本土开发商到一线开发商,从刚需到豪宅,维权的年轻人、老人、孩子、孕妇齐上阵,堵路、占领售楼部,和开发商这方的保安、社会青年展开对垒,在双方博弈中,维权方式和应对套路都变的越来越专业。

郑东龙湖一号涉嫌一房多卖

综合看这些楼盘的维权,原因主要有:

违规强制交房:这点近年特别突出,没有拿到验收备案表,内部公共部分装修和景观等并未做好,开发商为了避免赔偿就强制交付。

延期交付问题:内购房多年未交付、因工期问题延期交付、烂尾。

质量问题和品质缩水问题:比如业主最在乎的人车分流、从宣传的五重景观到纯草皮、墙体开裂、地面下沉、劣质材料过多、一楼和公共部分大白墙、施工工艺太差、精装修质量问题多、和销售样板间建材完全不一样等。

配套问题:临时水临时电、市政学校未完工、市政道路未通、幼儿园和销售承诺不一致,小区划片小学不理想、没有交付也要提前上学、周边有寺庙、配电站。

当然大部分的业主维权还是因为产品品质与宣传不符、项目配套不到位、项目证件等问题无法满足预期。

以最近的正商智慧城为例,矛盾主要产生于开发商前期承诺的郑州外国语学校,缩水成了正商外国语学校,两字之差,失之千里。

说到高新区万科城,中国房地产界的老大哥颇有点入乡随俗的意思,宁愿自砸招牌,也要跟饱受诟病的郑州房产圈保持阵型?

郑州万科城四期维权业主的“道歉体”走红网络

从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到现在的五期维权,有种万科本土化的既视感。三期绿地送寺庙,五期紧挨垃圾中转站。每期维权都有长长的不可调和的诉求清单。看到频繁出镜的维权队伍,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们买的是升龙。

郑州万科城五期维权的焦点——垃圾中转站

买房送维权成为了一种标配,法治和契约精神被抛到九霄云外,绝非旦日之功,针对行业乱象的治理是一直都存在的,那为何依旧越治越乱?

如果没有真相,所谓的9部门联合执法,扭转局面让一个行业回归正道,恐怕依旧是空谈。

研究《方案》发现,此次河南专项治理楼市乱象剑指投机炒房者、房地产“黑中介”、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虚假房地产广告四个方面。

一是投机炒房行为

垄断房源,操纵房价、房租;

捂盘惜售或者变相囤积房源;

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新媒体等途径捏造、散布房地产虚假信息,以及雇佣人员制造抢房假象等方式,恶意炒作,哄抬房价;

通过更改预售合同、变更购房人等方式,投机炒作未交付的商品房;

通过提供“首付贷”或者采取“首付分期”等形式,违规为炒房人垫付或者变相垫付首付款。 

二是房地产“黑中介”

违法违规行为 采取威胁、恐吓等暴力手段驱逐承租人,恶意克扣保证金和预定金;

为不符合交易条件的房屋提供经纪服务,或者对购房人隐瞒抵押、查封等限制房屋交易的信息;

为客户就同一房屋签订不同交易价款的“阴阳合同”提供便利,非法规避房屋交易税费;

非法侵占或者挪用客户交易资金;

强制提供代办服务、担保服务,或者以捆绑服务方式乱收费;

与投机炒房团伙串通,谋取不正当利益。

三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违法违规行为

在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前,以认购、认筹、预订、排号、售卡等方式向购房人收取或者变相收取定金、预订款、诚意金等费用;

未按政府备案价格要求销售商品房,或者以附加条件限制购房人合法权利(如捆绑车位、装修)等方式,变相实行价外加价;

一房多卖,损害购房人合法权益;利用合同格式条款,免除自身法定义务、加重购房人责任、排除购房人合法权利;

限制、阻挠、拒绝购房人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或者按揭贷款;未标明房源销售状态、销售价等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行为。

四是虚假房地产广告 

通过捏造、散布不实信息,或者曲解有关房地产政策等方式,误导购房人的市场预期;

发布虚假房源和价格信息,欺骗、误导购房人;

发布未取得许可或备案的房地产项目预售、销售广告;

在房地产广告中承诺为购房人办理户口、就业、升学等事项;

在房地产广告中承诺房产升值或者投资回报。

另外,在政策执行方面,我们看到由住建部督导、监管,整治不到位的要约谈主要负责人,释放出调控力度不会减弱的信号。

政策有了,还需要监管执行到位,这是联合治理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为狂奔的楼市带上紧箍咒,为行业降降温,没有了投机炒房引发的恐慌,开发商的有恃无恐的胆气自然就少了许多,这样才能静下心来做好产品。

 附:郑州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针对政策的答记者问:

1.这次联合检查力度如何?

答:国家层面,住建部、公安部等7部委联合开展行动;河南方面住建厅、公安厅等9部门联合开展行动;而郑州作为30个先期开展行动的城市,市房管局、城管局等10部门联合行动,再加上群众举报、媒体监督,所以这次行动力度空前,希望各开发企业不要抱侥幸心理。

2.新政是为了打压房地产?

答:不是。这次行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击楼市乱象,维护群众合法利益,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房地产平稳、健康地发展。

3.把“售楼部”“营销中心”的名字改为生活体验馆或品牌展示馆等,是否就不违规了?

答:没有预售证不可以开放销售场所,但并不禁止开放类似于展示中心的场所进行产品展示。新政主要禁止、打击的是任何形式的违规销售行为和违规预售行为,而不是简单针对所谓的“场所”。场所不管叫什么名字,只要有违规销售行为,都要严查。

4.看到很多没有预售证,有的项目场所里把沙盘蒙盖起来,有的还把户型图都收了起来。这些都是禁止出现的吗?

答:沙盘可以放,展示产品时可以展示项目的位置、交通和建筑特色,但不允许有诸如销售价格宣传、意向登记排号等销售推介行为,也不能以入会、发放vip卡等形式对来访人员进行登记。印有“置业计划”内容的户型图,明显带有销售推介色彩,也在禁止之列。

5.有的房企认为:“营销中心”目标太大,准备租赁很多商铺进行偷偷违规预售和蓄客,如果被查,大不了关掉,反正违规成本比较低。

答:只要该项目存在未取得预售证进行销售、收取定金等违规行为,一旦发现,照查不误。

6.有的没有预售证的房企不在售楼部进行宣传或卖房,打算运用电话销售、宣传,街头散发小广告进行宣传,或者置业顾问利用私人微信朋友圈等进行宣传,这样违规吗?

答:这样都属于违规,只要我们发现或者有群众举报的,违规宣传推介哪个项目就查哪个项目。

另外,近日,工信部联合13部委打击营销骚扰电话,房企即使有了预售证,电话营销也属违规行为。

7.未取得预售证项目,是否要把之前的硬广和线上推广信息撤除?

答:尚未取得预售证,如果已经通过媒体广告、户外广告进行公开宣传的,应当及时进行撤除、拆除。

8.目前有些项目不直接收取会费,会让客户自己在指定银行开设账户,存入一部分资金进行冻结,等开盘后才能动用,并以此作为买房条件,这样是否违规?

答:这种资金与购房产生关联的行为,可以界定为变相收取预订、预付款行为的一种形式,属于违规行为。

9.郑州新政出台后,有部分房企在已开放的售楼部张贴“此展馆仅作为内部员工办公使用,未对外正式开放。”的免责声明,是否有效?

答:严格来讲出具这类公示的意义不大,主要是看有没有开展违规活动。如果有违规行为,即使有这类的免责声明也没用。一些项目的“售楼部”同时兼具办公室、员工休息室等功能,只要不违反新政规定,不进行销售类活动,并不要求必须关门上锁。新政规范的是销售行为,并不是“一刀切”。

10.房企未取得预售证不得公开宣传,取得预售证后10天内必须一次性全部公开准售房源。有房企认为这只有10天的宣传时间,打乱了之前的宣传计划,会给销售带来压力。

答:按规定,取得预售证后,10天内必须开盘,但是没有规定10天之内必须卖完。

11.有自持部分的项目在取得预售证前,是否可以进行自持部分前期的招商洽谈,并在售楼部进行讲解和谈判?

答:如果没有相关部门的前置认定材料,只有项目在申请办理预售许可的时候,房管部门才会知道该项目有自持部分。因此,假如该项目没有预售证就进行所谓自持部分的销售、宣传,又拿不出相关部门的认定材料,只能按违规销售进行查处。希望房企不要以这个名义做出违规行为。

12.如果房企有多个项目,其中有一个项目违规,是否会把整个房企列入信用黑名单?

答:这要看其违规行为的性质和情节,如果特别恶劣,将会把整个开发企业品牌列入信用黑名单,因为这反映出该房企的经营与管理出现严重问题,指使或默认旗下部分项目的违规行为,这种情况下该企业的其他项目也有可能存在同样的风险,因此会将整个企业列入黑名单。

撰文/编辑:乌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郑州楼市再遇维权潮,河南9部门“重典治乱”能否见成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tr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