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借由三月半的家事,惊闻暗杀服务外包的88年越南女子,被称为“中年妇女”。切,这算哪门子中年妇女,这是什么烂小编,到底有没有见过世面。
过了28岁我常记不清楚自己年龄,表现在别人问起,总要刻意想一下才反应得过来。有一次在天津坐出租车,五十多岁的司机说着一口趣致的天津话,开口就叫姐姐,竟然问到年龄。关键我还打算回答,刚想张嘴发现又开始算不清了,司机嘴夸夸地说:哎呀,还保什么密哟,看你也不是什么黄花大闺女了。
卫嘴子真是名不虚传,也反映出我并没有把“不问女士年龄”当回事的警觉。不然直接就拒了,不是还省心得多。
自那以后每过生日,我都会刻意记一下自己年龄。不得不说效果是要好些。但没过多久就出现了新情况,那就是报大年龄。通常是在年初,还远远没到生日,就报出了将满的年龄。这么简单的事竟然成为我的死穴。
我相信这样的情形不只我才有。随着年龄增长,阅人无数,发现几乎任何事情,在这世上都不会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同样的想法,同样的举动,不止会出现在同龄人当中。可能出现在传奇的老奶奶那里,也有可能出现在如今最为炙手可热的80、90后那里。就像《时时刻刻》描述过的那样,不同的时间、空间,素不相识的人,在某一点上有着类似的想法,有强烈的共鸣。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3357/b655acf80b47a11c.jpg)
《时时刻刻》讲的是女性的觉醒,不自由,毋宁死。我只是举个例,说明冥冥中一定也有许多人记不清自己年龄,也不在意暴露自己的年龄。
不,不介意不是要底子好,有青春永驻的外表,即保持出所谓的“冻龄感”才能办到。外表固然需要精心保养,皮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说人生如戏,登台的演员都有义务调整到最佳的状态登台。而且我更倾向于用简单、易行、规律的方式,多快好省地保持。但这跟忘记年龄,没有必然联系。
最容易把自己陷进去的三种情形:长得漂亮就生出倨傲之心;不能直面年龄的增长,由倨傲陷入自卑;以及即便拥有盛世美颜还是自卑。胡乱放飞自我的又不止女星某爽一个。这一点还真应该跟现在很多中年男人学一学。
拥有满脑肥肠、大肚腩和油黑粗皮肤的同时,拥有迷之自信,自夸“男人四十一枝花”。满嘴跑火车攻击同龄女性“豆腐渣”。很难说不是因为这个年纪的女性目光如炬,能够识破他们,不让他们吃豆腐。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以此类推,吃不到豆腐会说豆腐渣。
无论同龄女性眼里多糟糕的存在,最后都有机会在低龄女性里抱得美人归,你只看到了中年男性的得意,没看到他们要么苦心修炼、痛改前非,要么甘心付出且十分坚持。那什么,这里说的是认真的关系,游戏人间的不算。
局外人只要同为男性,总是倾向于宣扬这些例子来巩固和维护男性群体的话语权。这种行为习惯经过了几千年的流变,几乎已经进入基因,成为一种本能。除非真正的情敌,很少看到男性之间对彼此的私生活出于嫉妒,从而加以攻击。女性更容易从道德角度,实则出于嫉妒而打击同性,就好像被洗脑也进入了基因,成为一种本能。
同性之间如果出于本能开始挑剔,那就包罗万象且无孔不入了,会令人感到恐惧。所以想到会被同性挑剔,忍不住先行挑剔自身,从而陷入自卑的女性要比男性来得更多。这就是一个猪头坚持认为自己是一枝花,而真正的一枝花可能坚持认为自己终成粪土的由来。
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冻龄感,而是在彻头彻尾地不在意之后,油然而生的无龄感。凡事说到底都是没有什么意思的,一切终究成灰,甚至灰飞烟灭后什么也不是。看问题要不要对焦到那个维度,需要放到当下来衡量。如果换了好几个当下都不合适,那就说明应该换换其它的维度了。
注意力就是拿来不断聚焦,不断转移的,正如时间本来就该拿来浪费。也要力争浪费在值得的事情上才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