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个学渣,所以对于高知学霸的羡慕不言而喻。
我经常给自己建立自信:
保持谦逊,我要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不要低估任何人。
在工作中,我喜欢交换想法,即使是刚毕业的新人或者是比我年长的转行新进者,我都愿意悉心分享。
虽然不自卑,但仍在努力让自己成为高知青年的路上,尽力无限靠近。
如果说在2021年收尾有什么特别之处,我想有个答案那可能是:
大众对于婚姻的认识发生了改变。
教科书级的模范夫妻,双双开撕,将婚姻里的隐忍不堪,层层剥开后,不论是高知还是学霸,都难逃其中。
2
分开反而成为了更好的开始。
于是乎出现了另一个极端:对于婚姻的悲观与恐惧。
越来越多适婚的人,不敢结婚。
来自相互的不信任,犹如谁相信了谁就是第一大傻瓜,也不再敢去依赖和依靠。
独立也成为了每个女孩唯一的信条。
实话实说,我及其我现在身边的大部分女生,还未经历婚姻,就已经对此有很多困惑了。
于是我们试图做了件可以帮助解答某些困惑的事。
我们追踪了一位:
1.高知女性
2.结婚7年
3.再婚5年
她能力强,情商智商双高,北京顶尖大学的法学硕士,工作上雷厉风行,行业中的佼佼者。丈夫是北京本地人,有房有车的公务员。
要说收入和社会地位来说明显的女强男弱,可她忍受了长达7年的情感暴力,和来自婆家的暗讽。
事情发生在15年前,他们决定步入婚姻的殿堂,2年后有了大女儿,继而又有了小儿子。
在30出头的年纪里,是人人称羡的成功北漂一族。
可就在儿子刚刚1岁时,前夫的工作发生了变动,不仅工作上遇到了困难,还遭到婆家的质疑:“每天工作那么忙,怎么能照顾好家人和孩子。”
从那开始接下来的5年间,是数不尽的抱怨和责怪,工作太忙吵架,关心与不关心也都会吵架。
最后她放弃了争辩,开始不闻不问,只管照看两个孩子。
她说她没有独处的私人空间,他不许她一个人。
她说她知道前夫把钱拿给另一个女人了,但是她已经不想管了,除了烦,已经没有其他任何的波澜了。
孩子渐渐开始5岁了,开始感知周围环境。她最终决定分开的原因是不希望这样的爸爸影响了孩子的成长环境。
最后,她不得不承认这7年的时光是错误的,只得尽快结束。
在这场婚姻里,她重新思考了很多议题。我认为值得所有对婚姻有困惑的人看一看:
1.永远不要放弃工作,或者工作的能力。
2.保持独立,思想、精神和经济上的独立。
3.不要害怕失败,当幸福来临的时候也不要退缩,不经历过永远不会知道对错。
3
前阵子看了《朗读者》第三季。
还是一如既往的宝藏,其中一期的主题是:你会爱他很久吗?
董卿说:你会爱他很久吗,这个问题的重点其实在于“久”,这世界上一切的爱的遗憾都源于它的不长久。
那一期的朗读嘉宾是:“麦爸菜妈”。
丈夫叫茹振钢,是个小麦育种专家,他所研发的小麦品种“矮抗58”,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有人曾做过统计,说中国人的餐桌上,每八个馒头里就有一个来自于他的“矮抗58”。
妻子叫原连庄,是一位大白菜育种专家。她培育出来的“新乡小包23”,风靡全国。中原地区所种植的大白菜中,有一半都是她培育的品种。
夫妻两个,一个管的是主食小麦,一个管的是副食蔬菜。
因此他俩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麦爸菜妈”。
大家都知道1942年,河南发生的大饥荒,饿死了百万人,这种挨饿的经历刻在了茹振钢的心里。
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科研来将此改变,饥荒的人们带来的恐惧。
夫妻二人谁都清楚自己身上的责任,但家里总要有人照顾。
于是两人定了一个十年之约。十年内,谁先研究出好品种,谁就是赢家,输的一方就多做家务。
就这样,一人扎进了麦田,一人钻进了白菜地。
最终两人在各自的领域上都取得了好成绩。
主持人形容说你们俩的关系,又是夫妻,又是朋友,又是同行,又是战友。原连庄说,还是竞争对手。
茹振钢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主食和副食一结合,这就是完美的生活。
这样的科学家,这样的神仙爱情,比起那些所谓明星人设,真实的千倍万倍,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文/Vsunn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