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熟悉的场景
你看看下面这些场景是否是似曾相识。
场景一:老公出差回家,你满心期待的在门口迎接他回家,等到两人寒暄完了之后,老公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你发现居然没有 给你带礼物!结婚以前每次都会给你带的,现在就忘了。
场景二:好久都没有约会了,跟老公一起出去吃个饭,点菜的时候老公居然没有帮我点最爱的甜点!以前约会的时候每次都记得的,为什么结婚了就不记得了。
场景三:加了一天班回家,就希望老公已经准备好了热腾腾的饭菜,放好了洗澡水,等着我回家。实际情况可能是,他在家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打游戏,看到你回来顺便问一句,有没有吃饭啊。
看看上面的场景是不是总觉得曾经发生过,在一段美好的感情中,我们总是爱幻想的,希望对方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不开心的时候知道怎么哄你,累了的时候有人疼你,会记住你说过的每一句话,努力实现你心里的期望。
可是我们却常常发现,期望与现实总会相差甚远的,他/她 常常搞不懂你在想什么,你说的跟做的好像总是相反的。
买的礼物总是不和你的心意,明明之前说过还挺好看的;明明说过要减肥,可是没有点甜点的时候却生气了;明明说过不用接你下班的,回到家却生气了。所以你们开始不同程度的争吵。
暗示与争吵
我们总是希望对方能够足够明白我们的想法,当我们的期望没有被满足的时候,我们开始表达自己的不满。可是为了让自己不显得那么的无理取闹,我们一开始会选择暗示的方式。比如周末的早上你不想早起,希望对方可以为你做一份早餐,我们通常会怎么做呢?
你会说,我明天早上不想早起。
对方说,好啊。
你说,那明天早饭怎么办呢?
对方说,等睡醒了再说吧。(其实你想听的是,早饭我来做就好,你多睡会儿吧。)
然后你会觉得为什么他没想到要做个早饭呢,他明明知道我不吃早餐胃会难受的,他一点都没把我放在心上。
然后你就开始沉默,转过身去不理他。可能对方能感受到到整个气氛开始微妙的改变了,却并不知道为什么。而现在的男性也非常的聪明,一旦伴侣出现生气的前兆,他们大多会开始哄你,尽管有时候或者说大多数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因为一旦争吵的趋势扩大,他们会付出更多的精力来让两个人的关系回到缓和的状态。
所以就会常常出现,你问,你知道错了吗?对方答,知道。你再问,你哪错了?对方无言以对,然后你哭笑不得。你总会觉得他不够懂你,不够爱你,不够了解你。可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呢?
事实的真相
克里多福曾在《亲密关系》一书中讲到:
期望的目的是让需求得到满足,但在这同时,必然会发生两件事情:第一,我们感到内心缺乏爱(如果我们需要某样东西,一定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第二,如果没有某个人(例如父母)来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会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足够的爱。
而要求别人来满足我们的需要,正是我们孩童时代所做的事:我们希望爸爸或者妈妈来满足我们的所有需求。珍・尼尔森博士曾讲过,孩童的两大主要的需求便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所以其实我们的期望,是孩童时代开始的情感需求的累积,可能曾经被满足了,也可能没有,也可能你曾经通过哭闹,撒娇,嘴甜来让自己的期望得到了满足。
我们都需要陪伴,都需要相互理解,需要对方的赞美,需要爱与被爱,这没有什么不好。可若是你所有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都来自对方的给与,那我们也孩童时代的自己又有什么差别呢?
最后的建议
我鼓励我的伴侣有自己的空间,我们都有一个彼此独立的内心世界,可能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不完整,我们时不时需要走到对方的世界里去温暖和治愈自己,可是我们却彼此独立,当对方不在的时候我们自己的世界才不会崩塌。
付出自己能够付出的那一部分,全身心的爱着对方并感受来自对方的爱,所谓的期望,更多的可能是我们没有做到却希望别人为我们做到的事情。你若没有为对方做到,反而进行索取,这样的情感关系很容易发生危机。
抛开自己的期望,真诚的沟通与付出,才是婚姻关系的长久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