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奇迹男孩》简单来说,讲的就是一个长相丑到吓人的小男孩奥吉,读小学五年级时,终于进入学校,从最初自卑被嘲笑到后来交到朋友、坦率面对生活的乐观励志故事。
然而这种因为基因结合发生的悲剧变化毕竟是少数,所以,看完影片,让我感动的并不是男孩的改变,而且很遗憾的是,我也没有哭——所以很好奇为何很多大V写观后感时都写到自己哭惨了。
最触动我的,是站在男孩背后的那些人。
一个自卑的男孩,要摘下头盔,面对陌生人的眼光,除了需要他自身的勇敢,更重要的,还需要一群真正接纳他、爱他的人——善良正义的校长、纯真友好的同学以及为他牺牲自我的母亲(及家人)。他们,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尤其是,经历宫缩之痛生下他,就得接受这个“噩耗”的母亲。
父母之于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重要?
这便是我在思考的问题。
影片里有三位母亲让人印象深刻,也直接影响到了三个小孩。
先说说主角的妈妈。
奥吉是父母的二胎,他还有一个大他四岁的姐姐。姐姐很幸运,没有受到基因的可怕影响。因此,丑陋的奥吉从生下来开始,就成了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除了各种手术治疗,更重要的还是对他幼小心灵的呵护。
那时,他的母亲已经在准备美术硕士论文,因为要照顾奥吉,她放弃了事业的晋升。这可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任何一个妈妈,都有这个责任,在创造一个生命后再对那个生命负责。
五年级之前,奥吉一直在家学习,他最厉害的学科是科学。他的房间看起来就是一个宇宙。他是在宇宙世界里遨游的宇航员(这样也就有了一个完美的理由戴头盔了)。
这一切知识的启蒙,都源于他的母亲。
别说是养育这样一个特别的小孩,就是培养一个各方面正常的小孩,哪怕只是带到上幼儿园之前,都需要极大的精力和耐心。影片没有呈现奥吉前五年的成长,但从他一出场的内心独白和脑子里已经有的知识储备来看,他的妈妈都付出了太多。
进入学校,奥吉的家人都有担忧,恐怕包括奥吉在内,都知道将面对的是什么。影片针对奥吉的成长,拍摄了几个有意义的镜头,其中就有他从学校受气后,在房间里对妈妈哭着说的那段话。
“我为什么生来就那么丑?”
“奥吉,你不丑。”
“你是我妈妈,你没办法了,所以才这么说。”
“因为我是你妈妈,我说的话就不算数吗?”
“对啊。”
“奥吉,正因为我是你妈妈,我的话才最算数。因为我了解你。所有想认识你的人,都会明白这一点。”
纠正了这一点后,奥吉的妈妈又说了关于心灵地图和外貌地图的金句。她拿自己脸上的皱纹举例,她说:
“外貌地图从来都不曾丑陋。”
后来提到爸爸,奥吉笑了。因为这次交流,奥吉算是挺过了初入学校的第一关,这也是最重要的一关。
帮助一个自卑的孩子走出阴霾,奥吉妈妈大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我们要去倾听他们的情绪。不知道结果怎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坦然说,我也不知道。但对于确定的事情,就一定要肯定回答。
奥吉的妈妈三观很正,另一位三观还算正的是:
杰克的妈妈。
影片交代了杰克在开学前和奥吉见面的原因,因为学校给了他奖学金,因为校长让他去见奥吉。杰克却因为同行中还有朱利安,一度不愿意。
杰克的妈妈告诉他:你知道是哪个男孩吗?是冰淇淋店遇到的那个男孩,你知道你弟弟那么乖,却还是被吓哭了。
陈述事实的话透露着无限怜悯,这种怜悯也影响到了杰克。大概在那次事件后,杰克一家就有过那个小男孩真可怜的感慨吧。杰克是奥吉在学校的第一个朋友,虽然友谊曾一度破裂,好在最后和好如初,两人的友谊甚至比以往更加牢固。因为杰克真的认识到了,自己和奥吉来往,更多的是因为他的有趣、幽默。
欣赏朋友的内心,这大概是友谊不灭最好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杰克为了奥吉,还和朱利安打了一架。校长只让他停学两天,并没有让他退学。因为校长也特地提到了他内心的善良。我相信这份善良正是他的家庭带给他的。
最后特别要提到的是,一位世俗意义上特别成功的母亲——
朱利安的妈妈。
加上世俗二字,好像就有铜臭味,影片也未交待朱利安父母的职务,只知道确实很有钱,甚至在学校也有很多关系。
朱利安在班级合影上写下过分的话,校长叫来了他的父母,却没想到在父母那里碰了一鼻子灰。
他的妈妈P掉了合影上的奥吉——不希望家里人看到这张合影就开始关注奥吉而不是关注自己的儿子——可见这就是认为“自己是天理、自己就是王法”的一家人。
校长说,奥吉无法改变长相,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眼光。
朱利安的妈妈却认为:每个人都不说实话,为什么就不能有嫌弃的权利?是不是学校的人给予友善,他就真的没事了?那好,以后可以等着瞧。
霸气外露了一万八千里啊。反正下学期可以不来读了,转身就走,毫不留恋。好像校长说的都是一些心灵鸡汤,而他们是身经百战的成功人士,唯鸡汤最没用。
世界上确实存在一类如同她那样的人。相信权利和金钱是这个世界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诸如友善、平等,这些听起来很虚的词,大概可以忽略不计。实话就是,那个人丑,我就是可以大大方方嘲笑,坦坦荡荡不接受。
因为她的影响,朱利安才会一直难以改变对奥吉的看法,甚至在后面还变本加厉的嘲笑奥吉。
很多同学都变了,唯独他没有。虽然离开校长办公室时,他对校长说了抱歉。但他往后的人生,大概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他的家庭教育就是如此。他的父母给了他资本去做那些不够善良的事情。他不需要为那些可恶事买单。甚至等到他长大,还可能成为一个逃避责任的人。
三个男孩,三个妈妈。不同的育儿观念,不同的性格形成。这是这部影片最让我有感触的地方。
成为合格的父母,真是太重要了。
不论二胎开放与否,来谈论这个问题都太重要。
最后想到一个假设,如果朱利安的妈妈生了一个那样丑陋的孩子,她会怎么做呢?
这种让她“蒙羞”的事情,我猜她会直接遗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