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湖的美丽与哀愁

西湖的美丽与哀愁

作者: 哎呀懂小姐 | 来源:发表于2016-09-07 22:49 被阅读0次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多年前,当我听到邓丽君的这首《独上西楼》时,惊叹此曲只应天上有,一时间沉迷不已。虽然我知道李后主写的应该是六朝金粉的南京,但是直觉上总以为这首词体现了杭州的风格。邓丽君婉转柔美的歌声,古典婉约的气质完美地诠释了李后主词中的意境,一唱三叹,千回百转,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那时正是毕业之际,因为对这首歌的迷恋,我甚至差点接受了杭州一所学校的试讲邀请。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但是杭州从此成为我极其向往的一个地方。

这次终于去到杭州,发现她的气质的确如我当年从《独上西楼》中感受到的那样,美丽,婉约,古典,同时也蕴含着一份淡淡的哀愁。

我不知道这气质从何而来,直至在西湖边漫步时,才似乎慢慢找到了答案。

西湖烟波浩渺,柳丝依依,莲叶田田,微风携着隐隐约约的歌声迎面吹来,让人沉醉不已。

漫步在苏堤之上,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苏东坡,他不仅是一位大文豪,同时也是一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官员。他在西湖兴修水利,建立了阻挡洪水的三坛。而聪明智慧的杭州人民在中秋的时候,将油纸蒙在三坛的十五个洞上,、月亮映照在油纸上,反射到湖面,一共三十个月亮,加上天上一个月,水中一个月,总共三十二个月亮,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这就是“三潭印月”的由来了。虽然是白天,没有看到如此胜景,但是光是想想就觉得很美了。这种质朴简约而又极具创意的生活情趣,想必也是现代人难以企及的。

西湖是苏东坡的西湖,也是苏小小的西湖。“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这位认为十七岁死去是上天对她的最好恩赐的钱塘名妓,一生如昙花,短暂而灿烂。虽为烟花女子,却心气高洁,痴情重义,但是她的简单而平凡的愿望在封建时代是难以实现的。她的美丽痴情和身世才华让一代又一代才子视她为跨越时空的知音,为她感慨不已,“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久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如此知心的理解,想必苏小小泉下有知,也该含笑了。

西湖的湖光山色,诗情画意,传说故事,太多太多,太美太美,是我有限的文笔难以穷尽的,只好恭敬地引录苏东坡的名句了: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相关文章

  • 西湖的美丽与哀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多年前,当我听到邓丽君的这...

  • 美丽与哀愁

    年少时听歌曲《爱的代价》听不懂,而如今听懂时已不再年轻。有些歌曲,就是如此,刚一响起,内心就大雨滂沱。还记得年少时...

  • 美丽与哀愁

    时间在隧道里穿越,黑暗;是的,有时候人的一生虽短暂,却总会经历过过隧道的日子。那个时候总像一个迷路的小孩! 春姑娘...

  • 美丽与哀愁

    一直为岛国小说着迷,通常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却总写的沉郁舒缓,自有一股力量吸引你读下去,甚至读了再读。相比于中国小...

  • 美丽与哀愁

    南方的天气有些湿冷,天空总是阴沉沉的,不时飘落几滴冷雨。在这种氤氲昏暗的光景中,依靠着窗子,好想睡觉。 人生的很多...

  • 美丽与哀愁

    妻你有何愁... 又有何忧 青山翠竹 春风微 纸莺满天飞 美好的记忆啊 却成了流水 儿时母亲买的风车 总在蓝天飞翔...

  • 美丽与哀愁

    我已经了解到生命中 唯一的美丽---- 就是在可能与不可能的认知里 发觉了某种不可抗拒的可能; 譬如在一个阴霾密布...

  • 《美丽与哀愁》

    《美丽与哀愁》这本书的准备和写作,花去了皮特·恩格伦十年的时间。 这是一部以一战为题材的历史著作。对这一场历时四年...

  • 美丽与哀愁                    --读《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有点庆幸,又有点遗憾。庆幸的是这个夏天我读了一本多么好的书啊,一本可以在往后的日子里反复再读的...

  • 那些美丽与哀愁

    ——《潘爱娅短篇小说集》读后感 【一】 现在是全民写作,我们桐城能写会写的作家有很多,但能够将身边的人物和家乡的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湖的美丽与哀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cs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