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e a thief, always a thief?》, 这是英语第八课课文题目,它的意思是:做一次贼,就永远是贼吗?
我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no!I think,人的一生中最好不要犯大的错误,但是犯了也不要从此灰心丧气,应该振作起来,用行动来谱写一生中新的篇章。另外一些人也不应该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待那些犯过错误但决心重新改过的人,应该向他们伸出救援之手,帮助他们走上正道。
仿佛为了验证我的回答,半个月后,班上发生了一件事——
“谁拿了,就悄悄到我这儿,跟我说明,我保证给他保密。否则查出来……”班主任意味深长地对着全班同学说。
同学们神态各异,有的好像没事儿一样,有的露出怕老师怀疑到自己的紧张的神色,有的则勇敢地把目光投向老师……
“方山的眼镜是五百度的,你偷去了也没有用,你也不敢用!……小小的年纪,就已经在一生中留下了一个污点呀……”班主任痛心地说着。
教室里静悄悄的。
那位偷眼镜的同学此时正在想什么?要知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人,就要清清白白地做人,不能使自己清白的一生染上污点。那个同学如果是明智的人,就应该悄悄地把眼镜放到方山的桌洞里,这样万事皆休,老师不会再追查,同学们不会再猜疑,这也好给自己一个良心上的安慰。
几天后,我知道偷方山眼镜的人是谁了。
在同学们的议论纷纷里,矛头指向一个人——方山的同桌。我不太相信。方山对同桌一直很友善,同桌家境不太好,我有一次亲眼见到方山给他带好吃的。还有,在眼镜丢了后,方山对同桌依然有说有笑,表现得很和睦。
但是这几天,班主任老师把“同桌”叫出去好几次,做了长时间的谈话。有时我见“同桌”脸红着站在那儿,于是就相信了。
我才知道方山的眼镜是三百度的,可是那天班主任却说是五百度,老师真是足智多谋啊!
班上的气氛开始微妙起来。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眼光投向那个“始作俑者”。在一片黑压压的透视里,“同桌”走路总低着头,像是要遁入地底下去,与人说话也总是眼光躲闪。
就在此时,方山却宣布了一件事:他的眼镜找到了,在学校附近的某个角落里,可能是他不小心落在那儿了。这几天,他沿着自己走过的路线,大海捞针一般仔细地寻找,终于把心爱的眼镜找了回来。
原来如此!同学们都做出恍然大悟状。眼镜失踪之迷水落石出,班上又恢复了平静。
笑容也回到了“同桌”的脸上。
网友评论